手機品牌
三星電子、小米、OPPO、vivo、華為等智能手機公司,都在增加智能手機成品和OLED面板庫存。
消費電子分析師郭明錤10日發文稱,主要安卓手機品牌自2023Q3開始的庫存回補,預計均在2024年1月結束。
消息人士說,三星已告知供應商,明年產量目標是逾2.4億支智能手機,比先前的訂單預測高出約9%。OPPO計劃2024年生產1.5億支,年增逾6%。與此同時,榮耀也持續推動海外擴張,要供應商為2024年提供更多支持。華為計劃2024年出貨7,000萬支手機,即使必須用外部供應商提供的部分芯片組(包括4G芯片組)才能達標。
從市場調研機構的數據來看,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手機市場已經觸底,結合“智能手機的三年換機”周期來看,中國手機市場也即將迎來復蘇時刻。
8月份以來,華為、榮耀、小米、OPPO、蘋果等手機品牌陸續發布了新機。從銷售市場來看,華為Mate 60系列、小米14系列、榮耀折疊屏品類等銷售火爆,均預示著智能手機市場將觸底反彈。
因目前三星內部對2024年市場需求看法仍保守,故蘋果有可能在2024年仍為最大智能手機品牌。
據俄羅斯M.Video-Eldorado集團評估,1至3月,在俄智能手機銷售排行榜上位居第一的是中國品牌小米,第二名是Realme,傳音名列第三。
5月份多家手機品牌廠商都推出新機型,迎接618電商節的來臨。
俞雷認為,手機行業沒有永遠的霸主,但永遠都會有新品牌的入局機會。
中國智能手機品牌小米、Realme和榮耀在2022年5月占俄羅斯智能手機銷量的42%,高于去年同期的28%。
3月31日,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國內各大安卓手機品牌今年以來已削減約1.7億部訂單,占2022年原出貨計劃的20%左右。
2月26日,據Strategy Analytics最新研究指出,realme是2021年歐洲增長最快的智能手機品牌。
從國內一線手機品牌的增速來看,榮耀2022年的出貨量增長或將快速增長,有望成為國內增速最快的一線手機品牌,而小米、OPPO和vivo的增速或將因為榮耀搶奪市場而放緩。
國產替代是國產手機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對于國內手機產業鏈而言,只有通過國產手機廠商反哺供應鏈,帶動供應鏈廠商共同發展,再通過全產業鏈的齊頭并進,利益共同化,才能實現中國智能手機產業的整體共同發展。
按品牌分類,2021年三星年銷售量上升了6%,仍居第一,市占率達32%;蘋果銷售量上升25%,市占率達26%,縮短了與三星之間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