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品牌
智能手機市場增速放緩,且愈發向頭部手機品牌集中,小眾品牌逐漸失去差異化優勢。
016年,全球智能手機top20品牌的出貨量占總出貨的比例約為80.4%,而到2017年上半年,這個比例接近95%。
全球市場研究機構集邦咨詢表示,第二季智能手機延續第一季的低迷買氣,并在蘋果發表新機前買氣觀望影響下,生產總量與第一季持平,約3.24億支。從第二季全球生產總量的占有率排名來看,前三名依舊為三星、蘋果與華為,小米則擠下LG,市占率排名回升至第六名。
華為官方宣布,華為不但入選了CCTV國家品牌計劃,而且是唯一入選的手機品牌!
大陸智能手機品牌廠華為、Oppo、Vivo、小米大者愈大趨勢明顯,二線手機品牌廠華碩、宏達電、魅族、索尼移動(Sony Mobile)、樂視、酷派等發展受阻...
OPPO 的崛起核心還是基于用戶核心需求,不斷打造爆款。這也是近兩年來OPPO 高速成長的原因。
印度手機市場最早是由諾基亞與摩托羅拉主導,之后是三星與黑莓,然后在地品牌興起,現在則是中國手機當家,競爭態勢空前激烈。
歷盡坎坷的中國手機廠商正全面“侵蝕”印尼市場,銷量前十的手機品牌,中國品牌占據了一半席位。
事實上,種種跡象表明富士康正在擺脫代工業務模式,轉而將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其中在手機業務上,目前已經擁有諾基亞手機與夏普手機兩大品牌。
在產品技術方面,隨著蘋果、三星推出多項新功能規格,預料國際領導品牌將可暫時拉開與中國品牌之技術落差。
一些在中國不知名的品牌手機正在進入印度市場,其中包括Tinno、Huaqin和Malata等。深圳Transsion Group旗下Infinix以及來自其它國家的Cat手機等,雖然這些產品還不怎么知名,但他們在印度卻同樣有著偉大的計劃。
智能手機關鍵零部件于2016下半年開始供應吃緊導致漲價,至2017年第一季傳統淡季的行情也逆勢上揚。
據俄羅斯《新聞報》2月23日援引聯想東歐區移動分公司執行董事阿列克謝·克洛奇科夫的話稱,聯想公司(Lenovo)決定不再推出Motorola和Vibe等品牌智能手機,所有手機都將以Lenovo moto品牌進行銷售。
一個結論就是,對三四五線用戶而言,滿足“功能性需求”的性價比模式正逐漸失靈,被拍照、外觀漂亮等“感性消費”取代。
2017年第1季大陸手機供應鏈傳雜音,上游大陸手機供應鏈業者透露,2017年第1季大陸手機品牌業者訂單能見度明顯縮減,華為手機訂單縮水,小米旗下機種砍單,樂視手機拉貨狀況也趨于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