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
很多手機產業鏈企業在進入新的領域,其中汽車產業則是最為典型的方向...
其中,B端方面,電子標簽是最核心最主力的應用,占據了電子紙膜片的絕大多數物量。預計2022年全球電子紙標簽出貨量預計將逼近4億片,較2021年將增長110.5%。
由于主要還是手機銷量大幅下滑,而上游廠商早前的積極擴產,導致的供需不平衡所致,另外高端市場需求不佳導致龍頭企業向下爭搶訂單,進而使得產品的單價持續走低。
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年銷售收入規模由2015年的3.2萬億元增長至2021年的4.9萬億元,復合增長率達7.35%。而隨著新能源汽車發展以及汽車軟硬件的不斷升級,未來一段時間,我國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有望迎來爆發期。
汽車電子與消費電子具備一定的技術同源性,在消費電子創新趨緩的背景下,汽車電子正成為各家創意匯集交鋒的戰場。
一些廠商希冀通過新品類,如IoT產品擴容等方式尋求增量;一些也在尋求新增產品線來挖掘成長點。
印度就是想實現印度制造,引過去一些企業,一方面帶動當地就業,另外一方面可以使得印度本土快速學到手機生產制造中的技術。
在手機行業換機周期延長,消費電子行業發展放緩背景下,消費電子產業鏈企業集體籌謀通過發力智能汽車、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物聯網(IOT)、新能源、半導體等新業務突圍...
近期有媒體稱,供應鏈陸續收到三星電子通知,原定暫停訂貨至7月底的時程延后到至少8月底,部分品項年底前都不會再進貨,聯發科、大立光、雙鴻等三星供應鏈拉警報。
來自深圳的4個簽約項目分別為液晶模組全產業鏈項目、觸控一體化及配件生產項目、藍牙耳機LED模組全產業鏈項目及智能手環研發生產項目,均屬于新型顯示產業下游終端及行業應用領域...
2021年成都新型顯示產業規模603億元,占全國15%,面板產能全國第四,柔性顯示研發全球領先;智能終端產業規模4274億元,全國第七...
安卓機陣營傳出大舉下修出貨之際,蘋果據傳二季度將大幅增產iPhone 13 Pro系列機型...
2021年全球電子紙整機市場出貨數量約1.8億臺(片),使得近5年來,其出貨量年均復合增長率CAGR高達40%以上。
如何開拓并站穩第二增長曲線,就成為消費電子企業面臨的新議題。
壓力已由消費端向產業鏈中上游傳導,疊加疫情仍在反復,手機產業的壓力短時間內恐難以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