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品牌廠商
三星電子、小米、OPPO、vivo、華為等智能手機公司,都在增加智能手機成品和OLED面板庫存。
消費電子分析師郭明錤10日發文稱,主要安卓手機品牌自2023Q3開始的庫存回補,預計均在2024年1月結束。
消息人士說,三星已告知供應商,明年產量目標是逾2.4億支智能手機,比先前的訂單預測高出約9%。OPPO計劃2024年生產1.5億支,年增逾6%。與此同時,榮耀也持續推動海外擴張,要供應商為2024年提供更多支持。華為計劃2024年出貨7,000萬支手機,即使必須用外部供應商提供的部分芯片組(包括4G芯片組)才能達標。
從市場調研機構的數據來看,2023年第三季度中國手機市場已經觸底,結合“智能手機的三年換機”周期來看,中國手機市場也即將迎來復蘇時刻。
8月份以來,華為、榮耀、小米、OPPO、蘋果等手機品牌陸續發布了新機。從銷售市場來看,華為Mate 60系列、小米14系列、榮耀折疊屏品類等銷售火爆,均預示著智能手機市場將觸底反彈。
因目前三星內部對2024年市場需求看法仍保守,故蘋果有可能在2024年仍為最大智能手機品牌。
5月份多家手機品牌廠商都推出新機型,迎接618電商節的來臨。
3月31日,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社交媒體上表示,國內各大安卓手機品牌今年以來已削減約1.7億部訂單,占2022年原出貨計劃的20%左右。
從國內一線手機品牌的增速來看,榮耀2022年的出貨量增長或將快速增長,有望成為國內增速最快的一線手機品牌,而小米、OPPO和vivo的增速或將因為榮耀搶奪市場而放緩。
國產替代是國產手機發展的必然趨勢,而對于國內手機產業鏈而言,只有通過國產手機廠商反哺供應鏈,帶動供應鏈廠商共同發展,再通過全產業鏈的齊頭并進,利益共同化,才能實現中國智能手機產業的整體共同發展。
而部分芯片供應持續短缺的情況,也將進一步削弱手機產業鏈四季度的出貨動力。
據業內人士透露,包括小米、Oppo、Realme和榮耀在內的中國手機品牌已經在5月初下調了2021年的出貨量目標。
016年,全球智能手機top20品牌的出貨量占總出貨的比例約為80.4%,而到2017年上半年,這個比例接近95%。
智能手機關鍵零部件于2016下半年開始供應吃緊導致漲價,至2017年第一季傳統淡季的行情也逆勢上揚。
猛料顯示,下半年國內手機品牌廠商火拼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