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廠商
繼小米電視、榮耀智慧屏、一加電視之后,又一手機廠商進軍電視領域。今日有外媒稱,從內部行業消息獲悉,Realme正在開發智能電視,并有望今年年底在印度首推。
據韓國產業鏈最新爆料,由于蘋果對OLED屏的需求正在減弱,三星正在向華為、小米、OPPO、vivo等國產手機廠商推銷自己的OLED屏,從而希望他們能多多下單,保證自己的工廠正常運轉。
立足全球視野來展示中國手機行業崛起的深刻邏輯,全面的手機行業深度研究文章。
未按時披露年報,新三板企業手機廠商華森科技被強制摘牌。
中國手機企業在海外屢屢創造奇跡,其中相當一部分貢獻,來自神秘的印度。2018年,中國手機品牌已占據印度市場份額的60%。
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成長趨緩的背景下,小米、三星電子、LG電子鎖定印度市場,將于6月在印度推出新款中低端手機。
在美國政府禁止美國公司向公司供貨后,華為正在密切觀察和評估形勢。
國產手機紛紛亮出子品牌為哪般?這主要是從市場營銷角度去做,要分成進攻策略和防守策略兩種概念來談。
4月8日,調研機構IDC日前送出了2018年全球智能手機匯總報告,在廠商前20強中,國產手機品牌已經占據了一半以上席位(出貨量、市場份額),昔日的強者諸如索尼、LG等都在衰退,而前六名中的華為、小米、OPPO和vivo更是對蘋果和三星產生了圍剿之勢。
是怎樣的因素,讓華為和一加在手機的主戰場之外,紛紛選擇進入電視這個已經存在了數十年的市場呢?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微博發文稱華為+榮耀今年很可能成為全球第一手機廠商。要求未來繼續全球第一,榮耀中國前二,全球前四。
IoT對華為、OPPO和vivo這類的雖然布局較晚、但擁有資金、品牌、產品、渠道等方面綜合能力的廠商來說,機會無疑更大。
在新品沒量產,技術能不能落地仍舊未知的情況下就召開發布,成了種新時尚——是為技術期貨。
2018年歐洲智能手機出貨量的32%(約三分之一)來自中國制造商,其中華為占據了最大份額,在2018年最后幾個月占據了逾23%的市場份額。
數據顯示,華為仍是中國王者,OPPO、vivo、小米、蘋果位列前五,五大廠商市場份額升至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