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
金立手機已經連續10個月在線下市場份額中排名國產品牌前四,并在10月市場份額總排名中躋身前五。
11月3-5日,中國聯通在青島舉行了通信信息終端秋季交易會暨眾籌4.0現場會,參會合作伙伴超過1500家,進場參觀客戶超過15萬人次。
OPPO 的逆襲并不是個例,而是有一批典型代表性的廠商集體超越。
DIGITIMES綜合供應鏈消息與各區域市場狀況,預估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年增7.2%,達14.2億支;2017年則將超過 15.2億支,年成長率力保7%。2017年出貨排名前20大品牌中,其中國產品牌將占11席。
金立公司計劃投資50億盧比(約合人民幣4.95億元)在印度的北部建設手機工廠。按照金立的計劃,這座新的手機工廠將在兩年內投入生產。
金立M6手機主板背面覆蓋有石墨散熱膜,手機整體的散熱設計非常不錯,石墨膜和導熱硅脂會將手機內部的熱量帶到手機的金屬外殼上,讓手機擁有更好的散熱效果。
高端用戶群體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未來蘋果、三星的這部分用戶一旦流失,就需要品牌去承載。目前華為做得比較好,金立也希望能夠爭取一部分這樣的用戶。
日前,市場研究機構國際數據公司IDC公布最新數據,金立重回今年Q1全球智能手機制造廠商前十,位列中國大陸手機制造廠商前五,這也是金立連續第二個季度穩居全球前十行列。
截至目前,金立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達1.3億臺,其中2014年出貨量為2800萬臺,2015年目標達到4000萬臺。
今年年初,金立曾推出智能手機ELIFE S5.5,憑借超薄機身成功獲取眾人關注,更被稱為“全球最薄”的智能手機。時隔半年,金立繼續在機身厚度上做足文..
從表面看,這兩年金立的動作幾乎同其他被智能手機、小米沖擊的傳統中國手機品牌中興、華為、酷派等一樣——海外拓展、出子品牌、嘗試互聯網渠道、數字營銷、年輕化產品……但同其他品牌不一樣的是:金立更為迅速而堅決。 相較于蘋果和三星3500元以上的絕對優勢
2月26日消息,在發布超薄智能手機Elife S后,金立總裁盧偉冰在接受搜狐專訪時表示,2014年,金立海外銷售預計銷量將達2000萬臺,國內銷量則可達1500萬臺
19日,國產手機品牌金立正式發布了金立ELIFES系列首款旗艦機型——ELIFES5.5,機身厚度僅有5.55mm,是目前全球最..
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最近2年公司的日子并不好過。2011年是金立“最后的輝煌”,憑借當年2100萬的出貨量,它成為國內開放市場最大的贏家,并且也是海外ODM市場份額最大的本土廠商。然而隨著智能機時代的來臨,慢了半拍的金立迅速陷入被動
在三星、蘋果占據了智能手機市場絕大部分利潤的今天,其他手機廠商的生存空間日益艱難。很多國內手機廠商選擇避開與兩大巨頭的直接競爭,而在本地化和線上平臺進行手機設計和營銷的創新。金立、酷派、小米等企業,是這方面的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