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
兩個月前,僅次于富士康的第二大蘋果代工廠昌碩,因蘋果砍單,陸續拆掉了iPhoneXR的產線。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蘋果公司最早將于2019年通過鴻海在印度組裝高端iPhone手機,并計劃投資印度工廠3.56億美元。這是這家臺灣代工制造商首次在印度生產iPhone。
12月25日,日本精密機械、器具制造及銷售商奧林巴斯(Olympus Corporation)在官網發布公告稱,決定將奧林巴斯(深圳)工業有限公司全部股權出售給Shenzhen YL Technology(應為深圳市易聯技術有限公司)。預計轉讓價格為300億日元(約合18億元人民幣)。股權轉讓所得收入將錄入截至2020年3月的財年中。
三星電子正在考慮削減天津的生產,因為其電視銷售正在放緩,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正在上升。此外,三星可能會擴大在越南和其他地區的電視生產。
12月12日,記者從三星中國內部人士處了解到,三星位于天津的手機制造工廠將于12月31日正式停產。
臺系主要電子代工廠包括富士康、廣達、和碩、仁寶、英業達、緯創已公布11月營收,表現不同調
夏普在日本裁掉了3000多名外國工人,這家蘋果供應商正在將iPhone傳感器的生產轉移到母公司富士康旗下的一家中國工廠。
今年四季度,觸控屏產品因整機機型更迭等原因造成短期內公明園區訂單不飽和,出現了加班較少的現象,直接影響了員工的收入,也使得他們對公司產生了誤會。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道,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vivo在印度的負責人Nipun Marya稱,公司擬在其“印度制造”的第二階段繼續投資400億盧比(約合39.8億人民幣),其中包括建造一個新的工廠。
記者在園區調查采訪發現,金立工業園已在今年1月大規模裁員,有旗下公司已發不出工資,目前園區內部分工廠出租給其他公司生產,留有部分生產線給一些供應商生產加工抵債。
富士康(FOXCONN)奪得冠軍寶座,出貨量達152萬臺,年減31%;冠捷(TPV)出貨140萬臺,排名第二,年減16.7%...
美國汽車行業已經受到本土市場低迷和全球貿易戰的影響。據了解,作為轉型計劃的一部分,美國最大汽車制造商通用汽車(GM)將在明年年底前在全球范圍內停產7家工廠...
中美貿易爭端的“戰火”仍在蔓延。在這樣的背景下,關稅將成為電子產品組裝環節選址的重要考慮因素。目前,包括日本、中國臺灣等在大陸設廠的企業,陸續開始轉移制造產能,東南亞、南亞等地區成為這些企業的轉移方向。
中美貿易戰持續影響下,由大陸運往美國產品加征關稅,網絡設備制造商均積極尋求新生產據點。
多家臺灣代工大廠為應對中美貿易爭端變量,不少廠商醞釀把可能受影響的生產線遷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