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
4月22日晚間,卓翼科技發布2018年年報,年報顯示,2018年卓翼科技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3億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01.71%??稍?018年上半年,卓翼科技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448.40萬元,同比增長1803.36%。
蘋果代工廠表示,蘋果與高通就專利訴訟進行和解協議,是終止所有正在進行的訴訟,包含高通與蘋果的合約制造商,因此,蘋果代工廠也已經與高通達成和解協議...
索愛普天“關門走人”的背后,觸發因素恐怕不止索尼方面提及的“較高的人力成本”,其手機業務的經營不善持續虧損、中國產業升級也是其原因。
作為美國歷史上外資公司最大的投資規模,富士康美國工廠打從醞釀的那一刻開始就備受關注...
據路透社報道,日本電子巨頭索尼公司發言人表示,為了削減成本開支,未來幾天索尼將關閉其在北京的智能手機工廠。
電子代工廠緯創公布2018年財報,營收8895億元新臺幣,年增率6%,創下自2014年以來的5年新高。
富士康最初計劃在威斯康星州的工廠生產用于電視和其他消費品和專業產品的先進大屏幕顯示器。但該公司后來表示,將轉而生產更小的第6代(G6)液晶顯示屏。
通常來看,一部手機在真正到達消費者手上之前,需要經歷內部預研,立項,P0-1-2-3試產,批量生產,發布會“官宣”和大批量出貨等過程。
3月15日,在LG OLED巔峰盛會上,LG Display TV全球事業部長吳彰浩副社長透露,LGD在廣州的OLED面板工廠將于今年7月投產,第一條生產線已在試產。
代工廠高層表示,應該是品牌與品牌之間要談好,代工廠收取固定的代工費用,若品牌之間沒談好,代工廠就會受到牽連,蘋果與高通的專利戰爭,代工廠被拖下水,就是一例。
和碩、廣達、英業達、緯創、仁寶等五大電子代工廠,合計將投入近500億元擴充東南亞、南美或臺灣等地產能...
據印媒報道,全球電子合同制造商緯創資通和富士康計劃在未來五年中,共同投資750億盧比(約合71億元),擴建他們在印度的制造工廠。
在富士康決定向中國以外地區擴張后,蘋果的另一個合同制造商也做出了同樣的決策。報道稱,和碩聯合科技擬將在三個國家——印度、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建設新工廠。
1月10日,筆記本代工廠商廣達、和碩、緯創先后公布了2018年全年的合并營收,出乎意料的是,全都創下了歷史新高。
1月7日下午,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一期)奠基儀式在上海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