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
,夏普 26 日公布的中期營運計畫(2017 到 2019 會計年度)內容曝光,計畫到截至 2020 年 3 月底的 2019 會計年度,其營收規模要達到 3 兆日圓,而截至今年 3 月底的 2016 會計年度營收規模則是 2 兆 506.39 億日圓。
三星TV面板技術高超,但卻沒算到貨源會被鴻海切斷,以致落得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其消費性電子部門上季獲利大受影響。
鴻海近日公布3月營收數據,單月營收達到新臺幣3,416.9億元,月增18%,年增0.6%,連續四個月呈現年成長,是導入IFRS(國際會計準則)以來歷年同期新高。
知情人士表示,在東芝閃存業務的首輪競購中,富士康擬斥資3萬億日元(約合270億美元)參與競購,是競購者之間出價最高的企業。但由于可能遭到日本和美國政府的反對,東芝或拒絕鴻海集團的競購,只能考慮其他出價較低的競購者。
據彭博消息,東芝的芯片業務據稱獲得海外投資者更為激進的競購報價,鴻海暗示可能會提出以3萬億日元(約1860億人民幣)競購東芝子公司。
自去年9月富士康正式收購夏普以來,夏普展現出十足的干勁,在雙十一至今的4個月時間里,夏普電視出貨量就突破了150萬臺,幾乎以每天1萬臺電視的驚人速度在加速復興。
鴻海零部件業務的強化將提升對蘋果的談判能力,同時還可能有助于和夏普共同開發的醫療器械等。從今后圍繞零部件的動向將能看到鴻海的未來。
“2~3 年內,我們要透過垂直整合方式,把鏡頭模組業績翻倍,這也是鴻海的強項。”3 月 13 日,鴻海副總裁、夏普社長戴正吳在大坂總部召開記者會,說明鴻海入主夏普近一年的改革進度,而鏡頭,正是其未來布局重心之一。
如果說2016年是雙攝手機被廣泛認可的一年,那么2017年會成為雙攝手機乘勝追擊的一年。來自市場調研公司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2017年雙攝手機的出貨量將高達3億部,同比增長400%。
臺媒報道稱,鴻海集團面板投資快速擴大,外傳集團總裁郭臺銘有意整頓旗下所有面板事業,擬分拆為大尺寸面板和中小尺寸面板兩大事業。群創董座王志超將轉調負責廣州10.5代廠的建廠業務,未來將主導集團大尺寸面板事業。中小尺寸面板方面,可能會由目前穿梭夏普、群創,整合兩大事業體資源的段行建負責,或者是由目前主導中小
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子產品制造商的掌舵人,今年67歲的鴻海精密集團(下稱“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最近的心情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進入2017年后,變賣給鴻海的夏普要進行全線大反攻了。在經歷去年的磨合和沉淀后,鴻海掌門人郭臺銘夏普電視今年提出要沖擊1000萬臺的銷量目標,重返世界前列。
鴻海加速在中國大陸的面板布局,繼去年末宣布在廣州建10.5代廠后,根據報導,鴻海將再次與夏普聯手,投資千億日圓在鄭州建OLED廠,目標是鎖定蘋果新一代iPhone的面板訂單。
若上述消息屬實,這將意味拖延喧騰數個月的蘋果于印度在地生產iPhone的計劃,終于塵埃落定,也顯示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在2017年,將明顯擴大印度布局。
鴻海和夏普計劃最早2019年,在中國大陸生產液晶電視機所用的大尺寸面板,這一工廠的總投資可能接近7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