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
賣得越多,虧得越多!”這是目前中國很多智能手機廠商的現狀,而導火索是全球老大“蘋果”
拿的都是幾千塊的手機,用的都是萬把塊的電腦,談的都是幾百塊的生意,其實說的就是我們這些山寨人,這個行業很苦逼,大部分公司是沒有雙休的,也沒有社保,還要擔心被有關部分整合,很多時候游走在政策邊緣,戰戰兢兢的,操著賣白粉的心,掙著賣白菜的錢,這就是山塞手機人的真實寫照,但是里面的人從來都不認輸,他們的故
賽諾市場研究與新浪微博曾在4月6日聯合發布2015年下半年《智能手機微報告》,數據顯示,此前被中國網民稱之為“中華酷聯”的中興、華為、酷派和聯想四大國產手機品牌,已正式被華為、小米、OPPO和Vivo所組成的“新四大”取代。
據科技網站TechRadar報道,如果單列出全美超模大賽、超人、黑寡婦和板球這三個詞,恐怕沒人能將它們聯系起來,但如果你恰好是這幾樣事物的粉絲之一,你就會知道我在說什么了。對,它們現在都成了中國手機廠商的代言人。
企業專利申請排名方面,華為以3898件連續第二年位居榜首,美國高通公司和中國的中興通訊分別以2442件和2155件位列其后。
眾所周知,中國的智能手機市場已經變成一片紅海。根據易觀的數據,2016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銷量增長只有3.8%,基本上已經飽和。這時候很多手機廠商將國際化定為2016年的核心戰略,又因為歐美市場實在難啃,于是大家都瞄準了身邊的另一個巨大市場:印度。
樂視旗下超級手機Letv 1s在大陸市場頗有斬獲,甚至因為市場反應熱烈,樂視高層親自到上游相關供貨商追料,目前單一機種拉貨量已超過600萬支,預估在6月有機會挑戰單一機種出貨1,000萬支大關。
在2002年前后的時間里,國產手機的火熱程度與今天有過之而無不及。當年的夏新、波導就像是今天的小米、華為,國產手機市場占有率一度超過70%。
中國手機品牌如今出海繁忙,從華為、聯想等老牌手機廠商,到以alps為代表的代工手機,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踏上了國際化的征程,并且已經在全球成為了一支重要的力量。
洗牌之戰意味著就是價格血戰,而在慘烈競爭市場中誰能走得更遠,最終考驗的還是品牌溢價能力和盈利能力,而不是虧損與補貼支撐的硬件價格戰。
IDC市場分析師辛格(Jaipal Singh)在新聞稿中表示,四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在印度的出貨量同比增長了71%。2014年四季度中國廠商在印度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為15%,2015年四季度增長至22%。
根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DC發布的最新數據,雖然蘋果去年第四季度賣出7480萬部iPhone,但無論是從第四季度還是2015年全年的數據來 看,三星依然是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廠商。2015年全年手機銷量達到14.329億部,創歷史最高記錄,較2014年的13.017億部增長10.1%。
而聯想收購的谷歌旗下的手機業務,本來是美國的摩托羅拉。曾憑借風靡一時的摩托羅拉Razr手機因為價格跳水而受挫,手機業務被谷歌出售給了聯想。而中國的智能手機企業是否有能力打破這一魔咒,這也是考驗中國智能手機廠商的時刻。
俄羅斯已成繼印度后,下一波手機品牌必爭之地,俄羅斯中低價智能型手機當道,主打高CP值智能型手機的大陸品牌紛紛搶食這市場龐大商機,如聯想、華為與TCL等。
中國臺灣市場研究公司TrendForce的最新報告顯示,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達到12.92億部,同比增長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