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
國產廠商為什么明知道千元機拼的是價格戰,進去就很難脫身,為什么還要執意去打價格戰,并且還把戰火燒的越來越旺,不惜成本的去打。
在這份榜單中,華為的市場份額占據第一,小米略高過聯想排名第二。前五名中,份額上唯一同比增長的是OPPO,線下渠道居功甚偉。
2014年,對一加和小米兩家公司來說是值得銘記的一年。去年一加手機正式發布,在科技圈引發了一股熱潮,超高的性價比使其一夜成名。
國產智能機到底怎么樣?魅族副總裁李楠近日在珠海總部召開的新品牌媒體溝通會上進行了一次炮轟,并且也正式公布了魅族第三個新品牌PRO,定位于高端旗艦。李楠非常不..
面對越發飽和的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小米、華為、聯想、OPPO、魅族等國內廠商早已將目光投向潛力巨大的印度市場,但是在這片國內廠商廝殺的新戰場上有機遇更有挑戰。
隨著蘋果9月9日發布會的逼近,國內手機密集發布期已經接近了尾聲。除去魅族9月份一個未知的發布會,以及小米9月可能發布新品外,國產手機品牌9月似乎不再有大動作。
印度經濟日報25日報導,今年第二季印度4G智能機市場遭陸廠把持,市占率達45%,印度業者市占不到10%。
眾所周知,iPhone都是在中國制造,同時中國也是iPhone零部件供應量最大的國家,共有349家供應商為蘋果供貨。受益于大量國產供應商的崛起,國產手機品牌也有了跟國際品牌一樣的產業鏈資源。
GfK的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增長5%,達到3.021億部。與此同時,智能手機廠商收入也大幅增加,第二季度達到924億美元,超過去年同期的860億美元。
華為、小米、聯想雖然分別占據了全球市場份額的前五名,但是即便加上國內另外兩大智能手機品牌酷派和中興,其全球市場份額總和卻還比不上三星。
相對于前幾年的低價位廝殺,在2015年,國產手機廠商的目光聚焦在了中高端市場。
日前一份“蘋果公司的營業利潤占智能手機行業92%”的調查數據引發業界高度關注,更讓不少人對國產手機廠商的“零利潤”堪憂。
國產手機廠商又充斥著“電商紅利時代終結,線下重新主導市場”的言論。看似邏輯相左的現象,其實可以有個合理的解釋:線上渠道下沉,國產手機廠商進入全渠道比拼的時代。
5月份國產手機出貨量排行榜華為、TCL、小米仍位居前三,隨著華為在國內和海外市場的齊頭并進,6、7月出貨量增幅較大。
7月已至,國產手機廠商們到了曬半年“成績單”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