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手機
隨著小米15 Ultra的正式發布,其在屏幕顯示、影像系統和續航能力等方面的卓越表現,有望成為高端市場的又一爆款。
為了價格符合國補標準,多款手機集體降至6000元以內,其中iPhone16 Plus128G版本更是直降千元。
1月15日消息,電子行業分析師郭明錤稱,大立光為華為供應的鏡頭的平均單價在淡季(2024年上半年)將提升20%-30%;大立光為三星供應的鏡頭的單價預計在2024年增長5%-10%。
細分到品牌方面,蘋果仍是高端市場無可爭議的領導者。不過由于華為 Mate 60 系列的發布,蘋果今年的份額有所下降;三星憑借著 GalaxyS23 和可折疊系列,獲得了更多份額,可折疊手機也已成為高端市場的差異化產品。
GfK中國零售監測數據顯示,中國第三季度手機市場的均價已達3480元,大家可能對這個價格沒有什么概念,要知道市場調研機構劃分高端手機的價位線是3500元,換句話說,中國即將邁入人均高端手機時代。
在手機消費比較低迷的時期,華為高端手機回歸是手機消費市場觸底回暖的一個標志性事件。短期來看,有望推動國內手機消費市場的一波高潮。
在深圳坪山智能終端制造產業園,榮耀通過5G互聯、大數據等技術讓高端智能手機生產的自動化率達到了75%,實現了每條產線每28.5秒的節拍下線一部高端智能手機。
蘋果依舊是一家獨大,高端市場的銷售額同比增長6%,占據了該領域總銷售額的75%,占據了高端市場75%的市場份額,相比2021年的72%增加了3個百分點。
有競爭,才有進步,這是在公平的前提下,才能體現出來。
根據IDC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中國600美元以上高端手機市場份額達到13.3%,相比去年繼續實現增長,而這個增長的推力來源就是iPhone。
供應鏈消息人士稱,下半年新款iPhone的高端手機攝像頭模組出貨量依然強勁。
目前,國內手機品牌在高端市場與蘋果的差距還在持續擴大。為何國內手機品牌高端化之路如此之難?
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市場調研數據,2022年第一季度全球高端(400美元及以上)智能手機市場銷量同比下降了8%,但其表現仍好于整體智能手機市場,后者下降了10%。
iPhone機型出貨量相對較大,蘋果采購量較大,蘋果確實通常在議價處于相較有利地位。但是供應商仍然有合理的利潤,以提升產品品質。
人們希望擁有性能更好、功能更強的手機。即使面臨通脹和放緩的風險,這些措施也可能保持移動市場的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