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
競爭高壓下,手機賽道上也開始分化出不同的技術方案,每一家手機廠商都希望在5G賽道上獲得“領跑”優勢。
國產手機與國內產業鏈如今應該是攜手合作,積極推進技術的發展,這才是對國內相關產業最有利的...
谷歌調整了歐洲手機、平板電腦廠商使用谷歌Android應用的規則,此一措施將增加許多Android設備供應商的成本,包括三星,華為,OPPO和小米。
第二季度,蘋果的收益占到62%,遠超三星的17%,也是華為、OPPO、vivo以及小米四家手機制造商的利潤總和的三倍多。其它600多個品牌的利潤僅占1%不到。
蘋果第一,其利潤占比達到了62%。三星、華為、OPPO、vivo和小米分列二到六位,其對應的利潤占比是17%、8%、5%、4%以及3%...
傳音控股,這是一家對于中國消費者有些陌生的公司,可卻是國產手機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國產手機的勢頭依然迅猛,小米,華為,Vivo,OPPO陸續上榜,與三星,蘋果平分整個榜單。
5%的硬件綜合凈利潤率到底在手機圈甚至是硬件圈是一個什么樣的水平?這些問題這幾天也成為行業中熱議的話題。
雖然中國手機廠商的芯片采購出現反彈,但是考慮到手機市場逐步飽和,因此目前的采購動力是否能夠維持到五一勞動節之后,尚不可知。
就大部分二線廠商而言,今年的提升出貨量會相當困難,三線廠商必須牢牢攥緊自己的用戶。
來自市場分析機構TrendFroce預測,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將在2018年迎來突破性增長,三星、LG、OPPO、VIVO和華為等均計劃在其手機產品中適配此技術。
小編發現有網友在微博上爆料:青橙手機品牌退出了,團隊也基本打散了,手機ODM公司做品牌的只剩下天瓏一家了!
在近期手機圈密集發布的新品中,蘋果、三星、華為、vivo、榮耀等手機廠商不約而同地在新品中加持了AI亮點。
近期,據手機產業鏈消息稱,北方某小眾化手機廠商陷入資金困難之境,導致手機部門發工資都成難題,甚至計劃啟動裁員措施!
iPhone手機是智能機中的潮流先驅,眾多廠商在向蘋果性能操作等方面靠近的同時,對它的外觀設計也加以學習改進。不過今年iPhone X發布時,可沒少被吐槽。其中最大的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