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
由于彩電業務受行業規模下降、供應鏈成本上升、產品銷售結構處于調整期等因素影響,毛利水平同比下降。
已成立39年、上市27年的康佳集團,正在經歷中年轉型之痛。
缺乏性價比、產品定位不明確成為這些家電手機的硬傷。
新飛電器的產品線、知名度,以及在品牌價值、研發能力、產能設備、人才隊伍等方面的資產,都對正處在高速發展期的康佳白電業務具有較大的吸引力。
老牌家電生產商新飛電器找到新東家。
康佳擬在四川省宜賓市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投資建設康佳智能終端高科技產業園,并將手機等智能終端業務搬遷至該產業園,預計該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額不超過5.45億元。
近日,康佳發布公告稱,擬將所持全部康僑佳城70%股權以不低于41.45億元公開掛牌轉讓。這涉及到在深圳已經“寸土寸金”的康佳老工廠土地。
剝離家電制造業務這一低利潤重資產,對于康佳集團來說,到底是轉型必經之路,還是短期權宜之計?未來康佳集團,到底是一家傳統家電制造商,還是一家科技投資商?到底哪一條才是康佳集團實現健康可持續經營的大道?
但隨著康佳對外發布2017年中期財報,總營收114.06億元,同比增長32.49%的向好勢頭,康佳本應暗自欣喜,但為何喜憂參半的情緒從財報中傳來?
PVC漲價60%、玻璃漲價40%,塑料漲價30%,鋁材漲價30%,鐵漲價30%,紙箱漲價30%,不銹鋼暴漲40%,運費漲價35%。”桂萍表示,除了這些基礎原材料的漲價,PCB、半導體元器件也在漲價。2016年,一場制造業全行業供應鏈漲價和缺貨風暴來襲,也讓中國制造業面臨巨大的成本壓力。如何應對這一挑戰?資深采購專家,康佳集團股份有限
在這份辭職公告發布之前,康佳已經歷經了大小股東之爭、高層不穩等一連串動蕩。而在這眾多動蕩之下,曾經盤踞彩電老大地位的康佳如今已江河日下。而互聯網的沖擊更讓康佳的地位岌岌可危。
誰還記得國內第一批“元老級”手機企業康佳和TCL?如今康佳、TCL手機都宣布要回歸國內市場。但是,“中華酷聯米”+“OPPO、vivo”的國產手機格局中,它們還能翻起什么浪?
2015年10月28日,深康佳A發布三季報,公告顯示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8.52億,同比下降1891.14%。其中“人事震蕩最頻繁”的第三季度虧損尤其嚴重,當季虧損5.5億元,同比下降17535.28%。
近期,康佳、長虹都先后公布了本財年前三季度業績,均出現了巨額虧損,雖然有市場整體低迷、競爭激烈的行業共同困境,但細究起來這兩家企業都有把自己“作”成如此境地的意味。
康佳在電視等主營業務上已經連續4年虧損,它正在成為一家靠投資和地產賺錢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