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
2024年全球TFT-LCD和AMOLED面板產能合計達到4.09億平方米,同比增長2.5%。預計2025年全球面板產能將繼續增長2.3%,AMOLED產能占比維持在接近10%的水平。
過去三年,比亞迪以火箭般的速度擴張,員工數量從不到30萬暴漲到90萬人。今年11月18日,比亞迪第1000萬輛車下線。此外,鄭州比亞迪工廠也不斷刷新著汽車制造業的速度——在這里,50秒就能下線一臺新能源汽車,3秒下線一支動力電池電芯。
盡管一些ODM正在越南、泰國、印度和墨西哥擴大生產線,但在這些地區建立一個完全集成的供應鏈生態系統將需要時間。
據悉,印度尼西亞現已成為OPPO的第二大海外生產基地。
業界指出,大立光是iPhone最大鏡頭供應商,并且有寡占優勢,其接單與產能利用率變化更具反映iPhone銷售實際動態指標性。隨半導體元件、光學鏡頭都出現需求疲弱跡象,新機銷售確實不太理想。
未來華星光電在LCD大世代線產能面積的市占率將一舉突破20%,穩居業界第二名。
京東方在OLED領域發展迅速,有望于2028年超越三星顯示(Samsung Display),成為全球第一。
根據研究公司Omdia的數據,住友化學在2022年成為全球第二大偏光片制造商。但電視需求下降和中國大陸制造商產量增加導致供應過剩。
研究機構Omdia最新報告顯示,由于2024年年初終端需求放緩,以及面板制造商為保護價格而進行減產,因此預計2024年一季度顯示面板工廠的總體產能利用率將降至68%以下。
目前小米智能工廠已完成首條產線的安裝調試,計劃2024年底前所有產線投產,全部達產后年產能預計可達1000萬臺智能手機。
外電報導,印度卡納塔卡邦(Karnataka)邦政府12月12日發表聲明說,鴻海計劃在當地加碼投資16.7億美元(約新臺幣527億元),預定2024年4月生產iPhone,將創造約5萬個就業機會。
隨著柔性AMOLED 滲透率的提升,柔性 AMOLED 技術在智能手機領域的應用將保持相對確定的增長。
業內人士透露,就連蘋果公司也在通過控制員工差旅費、非經常性工程(NRE)成本來收緊開始,改變了以往大手大腳的慣例。這絕非個例,大多數筆記本電腦品牌都在放慢研發速度,整個科技行業的員工人數也在減少。
擴產原因除了服務器本身產能不夠外,主要還是因應AI服務器需求,因為目前來看,明年廣達服務器可能會有一個比較高的成長。
業界分析,鴻海集團大舉擴增印度iPhone產能,以配合蘋果需求,將帶動印度組裝的iPhone比重快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