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不斷有消息稱,個人電腦(PC)市場即將復蘇,2024年會迎來換機潮。但據中國臺灣產業消息稱,筆記本電腦下游供應鏈中復蘇的跡象尚未顯現,即使在傳統的需求旺季,產能利用率也低于50%;與此同時供應商所持有的應收賬款,也看不到履行的跡象。
業內人士透露,就連蘋果公司也在通過控制員工差旅費、非經常性工程(NRE)成本來收緊開始,改變了以往大手大腳的慣例。這絕非個例,大多數筆記本電腦品牌都在放慢研發速度,整個科技行業的員工人數也在減少。
雖然目前筆記本電腦的庫存已經減少至正常水平,但是銷售額仍在下降,供應鏈稱訂單沒有恢復跡象,預計2023年第四季度銷售依舊會疲軟,直到2024年Q2(第二季度)也不會有實質性改善,企業目前只能控制成本。
PC市場前景,大廠觀點各異
臺積電此前在財報電話會議上指出,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終端市場的早期需求跡象趨于穩定,在控制措施到位的情況下,無晶圓半導體公司的庫存將在第四季度末恢復到正常水平。
英特爾CEO基辛格也表示,第三季度公司客戶的庫存水平保持健康,PC出貨量與此前預計的2.7億臺一致,預計未來AI電腦將在未來幾年內帶來增長,此外微軟即將推出的Copilot人工智能工具也將促進增長。
AMD CEO蘇姿豐預計,隨著PC市場庫存恢復到正常水平,通常的旺季和淡季周期也將回歸。對于即將帶來的2023年Q4旺季,AMD預計其PC業務部門的收入將同比增長兩位數百分比。
PC品牌方面,宏碁總裁表示渠道庫存水平回歸到健康的6~8周,季節性需求復蘇跡象顯露。惠普、戴爾也預計2024年可能小幅增長。
不過,ODM廠商不樂觀,廣達雖然Q3出貨超出預期,但Q4展望并不樂觀;仁寶目前專注于急單,表示第四季度出貨量難以預測。此外,緯創、英業達皆預計第四季度出貨量將保持穩定甚至下滑。
ODM公司尚未對2024年的前景表達看法,但整個PC供應鏈的共識是,2024年上半年將延續需求的低迷,任何復蘇將等到下半年。基于此預測,供應鏈公司將緊縮開支,努力保證手里現金流。此外,2022年開始的破產潮,預計將持續到2024年上半年,只有訂單恢復,或者競爭對手退出該領域時,前景才會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