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了兩輪集體衰退之后,以中興、華為、小米等為代表的民族終端廠商,正在迎來新一輪的增長契機,無論是在出貨量和盈利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更為重要的是,民族企業的崛起,開始隱隱改變產業格局,對日韓企業造成了很大沖擊。
在這個過程中,市場競爭已經完全白熱化,特別是在國內市場,玩家們圍繞著700-3000元的這個價格區間進行了慘烈廝殺,每個價格檔位上消費者都能有N多選擇。這對于消費者來說,無疑是個好事;但對于終端廠商而言,長此以往,只能換來苦澀的微笑。
那如何才能走出這個困局呢?中興通訊執行副總裁、終端事業部CEO曾學忠認為,只有通過全球化視野、突破高端市場、核心的自主創新能力才能跳出手機行業的紅海。而中興正是這套思路的實踐者,也取得了不錯開局,雖然經歷了出貨量下降的陣痛,但根據前三季度的財報,中興營收同比增長了24%,而終端部門更是比去年增長了40%。
在曾學忠看來,手機行業的競爭已經不僅僅是在中國,而是全球和全產業鏈,全球化的布局,全球化的視野,才能在競爭當中立于不敗之地,而這也就是曾學忠眼中的ACW模式:A是通過與北美的頂尖公司合作實現北美設計,C是采用全球領先的中國研發制造,W是全球的市場和品牌。而正憑籍于此,中興已經成為美國第四大手機企業,年發貨量將超2000萬部。
好的產品離不開核心的自主能力,為了配合全球化戰略,中興多年來十分重視專利的積累。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排名中,中興在2011年、2012年連續兩年成為專利申請全球第一名。
在終端領域,芯片是一個制高點,中興已成為全球領先的終端芯片廠家:是全球32家能提供4核、8核移動處理器芯片的企業之一,全球10家能提供基帶芯片企業之一,2014年第一季度全球5家能商用4G芯片的企業之一,迅龍7510更是中國第一款28nm TD-LTE 4G芯片,年底將推出的迅龍2代產品可以支持5模和LTE-A(延伸閱讀:中興基帶芯片發展迅猛:年底推出五模及LTE-A產品)。
在曾學忠看來,移動終端的發展即將進入第四個時代,第一個時代是摩托羅拉“滿足我”的模擬機時代,第二個時代是諾基亞“吸引我”的功能機時代,第三個時代是蘋果“改變我”的Smart1.0時代,第四個即將到來的時代則是用戶價值驅動的“理解我”的Smart2.0時代。如果說終端此前發展的三個時代是歐美廠商掌握游戲規則的世界,Smart2.0時代,中國企業迎來了改變世界的非常非常重要的機會就在手機行業。目前做得比較好的有很多的中國廠家。
曾學忠認為人工智能、柔性硬件、自然交互、大數據、云、感知營銷將主導未來10-20年的技術方向。而在手機產品方向上,人工智能將是手機下一個創新的方向。“大家都在展望未來,未來不等待,但是世界在等待中國,世界在等待中國企業的崛起。”曾學忠最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