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消息,華為消費者業務CEO、智能汽車BU CEO余承東今日在朋友圈發文稱,如果上海不能復工復產,5月之后所有科技 / 工業產業涉及上海供應鏈的,都會全面停產,尤其汽車產業。他表示,4月中旬開始,部分企業就已經開始因上海等封閉導致供應鏈斷供停產了。如此持續下去,產業經濟損失 / 代價將會很大。
昨天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他在朋友圈發文稱,如果上海和周邊的供應鏈企業還無法找到動態復工復產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國所有的整車廠都要停工停產了。而好消息是,目前部分部委和主管部門正在盡全力協調。何小鵬表示,期望更多政府和主管部門們的支持和共同努力。
疫情下的汽車供應鏈
受上海疫情的影響,眾多汽車制造商和產業鏈供應商都感受到了產量限制之痛。上海屬中國汽車產業重鎮,2021年上海汽車產量283.32萬輛,占比10.68%,位列全國第二。而且,上海以及周邊地區不僅聚集了中外知名整車廠,還有眾多全球零部件百強公司,包括博世、采埃孚、安波福、海拉、博格華納、電裝等供應商等。
目前,部分企業采用“閉環”管理,以盡力保供。但“閉環”管理情況下,一般只有部分員工才能回到生產線,因此產能相對來說會有所減少。而且,鑒于當地限制措施的程度,這將變得越來越難以維持。
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近日表示:“目前來看,上海疫情影響的僅是江浙個別企業,如果繼續延續的話,可能會對全國帶來更多不確定的影響,我們認為可能會帶來15%-20%的產量損失。”
新一輪疫情對汽車供應鏈的沖擊,始于上海,但影響正在蔓延,或醞釀更大的供應危機。
由于汽車供應鏈本身復雜,這波缺供少供危機從上游傳導至下游還需要一定的時間,預計更大范圍的零部件短缺危機將從4月份開始逐步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