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兩年來,越來越多搭載柔性屏幕的電子消費品問世,行業內對于柔性屏幕愈發關注。柔性面板能夠在哪些行業制造價值?柔性屏幕目前發展狀況如何?國內面板廠商如何應對競爭?
今天上午,柔宇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CEO劉自鴻接受了媒體采訪,就目前科技行業所關注的柔性面板技術發展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
柔性面板應用廣泛
劉自鴻在回答記者時表示,柔宇科技作為一家面板技術商和生產商,在屏幕顯示、傳感、控制等看似基礎環節,其實還有大量的工作可以做,可以實現更多的具有更好用戶體驗的產品。
在談到未來柔性面板在行業內的應用時,劉自鴻認為新技術在未來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可以為包括消費電子、智能家居、運動時尚、汽車航空建筑裝飾在內的五大領域提供更先進的解決方案。
雖然面板技術自誕生之日起已經過去了數十年,但柔性面板技術在行業整體來說還屬于相對早期的狀態。想要在同行之中保持競爭力,一方面要提升面板柔性電子的技術性能和性價比,另一方面,也要能夠創造出更多貼合用戶實際需求的終端設計。
打造柔性面板“終極形態”
在談到柔性面板的技術創新時,劉自鴻將柔性顯示面板技術歸為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基于玻璃剛性的柔性顯示,其形態跟傳統的方方正正的顯示屏是一樣的。
第二個階段,是固定曲面的,屏幕會有一點點的彎曲,但是在出廠的時候其實已經定義好了它的形態。
第三個階段,則是完全柔性的,用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去彎折或者卷曲它。
他還指出,雖然這三項都可以用到柔性顯示技術,但目前柔性顯示技術是在前兩個階段,而這兩個階段,正是包括韓國廠商占據AMOLED面板市場份額較大的部分。
面對國內外的競爭時,劉自鴻保持樂觀的態度。稱柔宇在一開始定位就專注于柔性顯示可以自由折疊、自由卷曲的終極形態,并在這個方向上積累了一些專利。隨著上下游產業鏈對應的成熟,例如設備廠商、OLED材料的成熟,柔宇科技將繼續保持獨特的技術優勢。
方興未艾,鼓勵競爭
談到整個柔性面板行業競爭時,劉自鴻則表示對與這個非壟斷性行業,應當正視競爭對手。一方面新競爭對手的引入,是對于當前從業職戰略的認可;另一方面行業競爭帶來的挑戰,敦促企業不斷創新,以保持競爭力。
“獨立思考”是保持企業戰略清晰的重要一環,劉指出,例如B2B、B2C并非是井水不犯河水的關系,而是應當融會貫通,在B2C中學習從用戶角度定義產品思路,在B2B中制定企業解決方案將更加得心應手。
面對未來的市場環境,劉自鴻表示未來柔性面板還有很大市場,隨著柔性屏幕消費電子熱度逐漸走高,目前全球柔性屏幕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對此,柔宇科技耗資百億元,正在打造年產5000萬片的柔性面板產線。
“柔宇的核心是定位在新型的人機交互技術上,這是我們的核心技術。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我們認為在未來通過無處不在的柔性電子,可能會定義下一個信息時代?!眲⒆曾櫿f道。
關于柔宇科技
有國內媒體報道稱,與華為、vivo、OPPO組成聯盟的柔性顯示技術的創業公司名為柔宇科技,該公司計劃在深圳建立生產線,為了跟上OLED的需求,將通過今明兩年的投資達到每月生產4.5萬塊第5.5代柔性和剛性OLED面板的生產能力。
2016年李克強總理視察OPPO及柔宇科技時曾表示希望促成兩家公司的合作。
在深圳龍崗,柔宇投資超100億元建設的國際柔性顯示基地正在建設中。柔宇在深圳打造的全球首條類6代柔性顯示屏量產線將于2017年正式投產,年產值近200億元。
2014年,柔宇科技發布了全球最薄的新型彩色柔性顯示屏,厚度僅為0.01毫米;2015年7月,柔宇科技建成首條超薄柔性顯示模組及柔性觸控量產線,設計產能達到100萬片/月;同年9月,全球首款可折疊式高清智能移動影院柔宇X發布,后銷售到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
目前,柔宇聚集了來自12個國家的600多名員工,多位核心管理及技術人員畢業于斯坦福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加州大學等名校,曾就職于IBM、惠普、高通、華為等知名公司。完成C輪融資后,柔宇科技估值超過30億美金,成為全球成長最快躋身獨角獸企業俱樂部的公司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