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章創辦的魅族曾被贊譽為國內“最具蘋果氣質”的手機企業,他們在五年的時間里“龜速”般地推出三款手機,只為爆一款精品。
其首款機型M8因讓微軟Windows CE系統浴火重生,至今還被擺在微軟總部的展覽館。2012年,整個珠海電子信息產業,魅族一家產值就占據半壁江山。巔峰之際,黃章卻把公司“甩手”交給 了多年的老搭檔白永祥,自己則閉關4年,一門心思悶在海灣半山腰的家中研究硬件和UI設計,每月唯一的出門還是去理發。
期間,他似乎錯過了國產手機市場鏖戰最酣的時間段,魅族一度陷入危機。黃章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引以為傲的粉絲社區被雷軍發揚光大,才幡然醒悟。2015年,從阿里等資本處融資43億后(阿里5.9億美元,海通開元基金6000萬美元),黃章開始重拾過去的榮光。
【1】粉絲營銷鼻祖
1974年,黃章出生于粵北梅縣農村,高一沒有讀完就輟學,16歲帶著百來塊錢獨闖深圳。
如果按照這條線發展,黃章和其他農村打工少年沒什么兩樣,區別在于他從小對電子科技極為癡迷,幾乎所有的錢都花在買設備進行研究上。少年時,黃章就偷偷拆了村里唯一一臺電視機,引得周圍人一陣驚呼。
深圳打工期間,在做了一段時間的廚師后,黃章最終如愿進入了無比熱愛的電子行業,從此一路高升,如魚得水。
2002年,已是一家新加坡合資企業總經理的黃章,帶領企業從VCD成功轉型MP3。20小時超長播放、128MB內存、免驅動連接電腦,該企業推出的MP3,一度擁有一系列吸人眼球的標簽。
達到職場巔峰的黃章卻悲哀地發現,自己與企業管理層在技術理念上的鴻溝越來越大。他想深耕細作于技術研發,加大投資;老板卻希望能省就省,技術上有個行業一般水平就可以。不久之后,黃章辭職,并于2003年創立魅族。
單干后,黃章還是從熟悉的老本行MP3入手。2003年6月,魅族第一款MP3隨身聽上市。
草根出身、常年接觸市場的黃章懂用戶的心理需求,產品剛一上市,他就召集用戶去各大論壇發帖傳播,憑借發帖鏈接可享受到一定的購物優惠。當年網絡尚不發達,粉絲也遠不如今天熱情,黃章就已經開始組織大量的粉絲并肩戰斗,堪稱粉絲營銷的鼻祖。
在魅族的論壇里,用戶名為“J.Wong”的黃章每天都要泡數個小時,有時凌晨一兩點鐘還在線。2003年開始,他以每天平均3個帖子的速度,迅速將發帖總量提升至近萬。
靠著常年“泡論壇”,黃章總能在第一時間得到粉絲的反饋,并據此更新產品,售后服務部再層層跟進。考察員工論壇在線時間一度成了黃章衡量下屬的一個重要指標,魅族也因此被視為MP3業內中最“親民”的公司。
此外,黃章還會心血來潮地花上數十萬元快遞費,給每個用戶郵寄一個耳機海綿套。不靠廣告,靠口碑。日積月累,魅族贏得了大批粉絲的心,他們開始自發成立組織,自稱“煤油”。
2006年,魅族MP3年銷售額突破10億大關,成為“國產MP3第一品牌”。
【2】國產機皇
魅族風頭一時無兩,整個行業卻步入黃昏。2007年,MP3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各廠商都擠在紅海中,同時,手機的音樂播放功能開始代替傳統MP3,該行業的市場規模逐漸萎縮。
魅族的轉型迫在眉睫。同年,大洋彼岸的喬布斯向全世界展示了第一代iPhone,黃章看到了“從MP3過渡到智能手機”的成熟樣本。
黃章意識到,在長期由摩托羅拉、諾基亞把控的手機市場,喬布斯很可能作為一個引領者橫空出世,這也是未來魅族變革的方向。按照搭檔白永祥的話:“MP3未來 只有兩條路,一條路越走越便宜,一條路越走越小,那不是我們的追求,智能手機能把MP3融合進去,手機才是一個有前途的產品。”
魅族開始跑步進入智能手機領域。此前,黃章此前在MP3積累了相當的生產研發技術、銷售渠道等資源,轉型過程中,魅族面臨的壓力顯然都不是事兒。
白永祥也認為,“對于智能手機所需要的觸控技術,我們在做MP3的時候,就已經接觸過一些,在技術層面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障礙。”
更大的利好在于國內整個市場環境相對寬松。早前包括波導、科健、夏新等國產手機先行者已經落幕,這讓一心專注于技術的黃章更如魚得水。韓國設計師趙英秀日后 回憶:“黃章對設計和手感有一套完整的理念,并且對細節的追求近乎偏執。”此前在趙秀英的職業生涯中,從來沒有老板會親自參與到手機的設計環節。
2009年2月,魅族M8上市。上市當天,幾乎每家魅族專賣店都排起了購機長龍。期間,曾經被人津津樂道的一個趣事是:一個粉絲轉戰4個省、倒了3趟火車、1趟汽車,從安徽阜陽趕到山東臨沂,只為了盡快拿到M8手機。
黃章用了1個月的時間,將銷量數字變成10萬部,5個月過后,M8銷售額突破5億。在2009年國產手機還咬緊牙關過苦日子的背景下,魅族M8異軍突起,堪稱奇跡。后經百度數據研究中心統計,M8被評為2009年度十大手機,并被廣大網友譽為“國產機皇”。
但這款歷經2年才上市的精藝之作,領跑了市場,卻也一度令黃章飽受憤怒和屈辱。“槍打出頭鳥”,銷量飆升之際,M8卻被指責抄襲蘋果,喬布斯甚至親自簽下了“追殺令”。
眾所周知,2007年1月,蘋果發布第一代iphone,魅族M8卻因黃章一次次推倒重來多次跳票,直到2009年才問世。在當時“國貨”等同于山寨品的環境下,黃章的任何辯解都顯得蒼白。更何況從二者外觀、時間節點來看,M8都符合“抄襲”的條件。
但鮮為人知的是,M8的第一版設計草圖早在2006年就已在魅族論壇上被黃章曬出。趙英秀也回憶,M8定版時,一共有過34版設計,就連開好的模具,都曾推倒重來了3次。
直到2012年,黃章才得以“沉冤昭雪”。在當年蘋果與三星專利訴訟大戰中,蘋果為了證明三星存在侵權行為,將魅族M8作為自主創新的產品拿出來舉證,無疑是變相否認了魅族的侵權。
但在當年一片罵聲的“圍剿”之下,黃章唯有沉默應對。
【3】失去的黃金年代
M8之后,黃章有了更終極的目標。作為國內智能機領域跑得最快的人,黃章深刻體會到了市場的前景以及國內從業者與國際的差距。受制于蘋果公司后,黃章將喬布斯列為標桿,立誓要做出屬于魅族的傳世之作,這一心態也埋下了魅族從引領者到追趕者的禍根。
在黃章看來,一款精品手機,首先需要足夠長的醞釀期。
他也確實在按照這個套路出牌。據華商韜略(微信公眾號:hstl8888)統計,從2007年進軍手機界,算上2012年推出的Mx系列,長達5年的時間,他一共只推出了3款手機。
為了精研新品,黃章從珠海魅族大廈搬出,把公司日常管理甩手交給了多年的老搭檔白永祥,全年基本都宅在家中,自己“摳”手機的細節,每個月唯一一次出門是獻給理發店師傅。
魅族的設計師和研發人員經常要到黃章的家里面談,后來連公司高管開會也得到他家里集合,員工形容黃章就像一位煉功的“隱者”。
“閉關修煉”的黃章不知不覺陷入到一種惡性循環。
于 外,他變得排斥外界和資本的介入。在他看來,風險投資往往追求短期效應,風投公司都是“投機分子”,沒什么好談的。許多本土企業找到黃章,希望讓魅族代工 產品,他不理會;一些跨國企業也提出合作,卻被黃章以“魅族是個小公司,只能把資源集中起來做一件事,做這些事情會讓我們分心”為由關閉了聯手的窗口。
于內,黃章更愿意把時間精力消耗在產品的旁枝末節上,這也是他的性格使然。黃章當廚師期間曾癡迷于粵菜,后來他家中聘請了5位粵菜師傅,但黃章仍會牢牢把控食材原料等各個細節,標準之嚴以至于最終只能親自下廚才能合其口味。
做手機也是如此,每個細節,黃章都得自己把關,甚至于自行設計才安心。微博上,他給自己貼的第一個標簽是“魅族手機設計師”,其次才是“魅族創始人”。
他確實一直扮演著魅族首席設計師的角色,手機發布會上,“J.Wong設計”甚至成為魅族最后的招牌。在M9和MX系列手機的右上角有一個“魅族”字樣的小篆印章Logo,這個Logo便是由黃章親自操刀。因為他臨時要添加該設計,M9的發售一度被延期。
沒有資本的火箭助推器,魅族完全按照黃章個人喜好成長。他不做產品廣告、不接受媒體采訪。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黃章沒意識到,魅族正一步步錯過中國智能手機的黃金歲月,魅族“慢工細磨”之際,手機市場早已經廝殺為一片紅海。
【4】與雷軍的恩怨情仇
黃章本有機會扭轉這一局面,他一度搭上了雷軍的車,卻在半路與他分道揚鑣,成為“死敵”。
2008年,黃章和雷軍第一次見面。彼時的雷軍剛從金山卸下了16年的重擔,尋求新的突破。雖然市場上仍屬小眾,但呈現出極客氣質的魅族吸引了雷軍的關注。
會面之后,雷軍對魅族大為贊賞。由他介紹的眾多投資者慕名而來,輪番和魅族談資本合作,但一一被黃章否掉。對于外部投資者,黃章仍然保持戒心,此時的魅族依舊是他一個人持100%股份的家族企業。
黃章排斥資本,但和雷軍卻非常聊得來,兩人經常交流想法,“蜜月期”持續了很長時間。白永祥回憶稱,雷軍愛喝可樂,黃章辦公寶的冰箱里因此常年備有冰鎮可樂。黃章還把魅族的設計手稿拿給雷軍,讓他提意見,兩人也會討論新式論壇該怎么建設。
這個英雄惺惺相惜的故事,卻沒能按照常規走到最后。
2010年,雷軍撮合UCWeb的俞永福去和黃章談投資,再一次談崩后,二人的關系急轉直下。業內有人爆料稱,這和小米在此期間發布的MIUI手機操作系統有關。
上 海廣電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屠一新也在微博上回憶:“那天在黃章辦公室,聽他比劃講M8的輸入法應該是怎么樣的,雷軍來了,跟黃章要了不少M8的電池。 當時感覺他們兩個很談得來,都是拼命三郎,都琢磨用戶體驗,有惺惺相惜的感覺,應該是喬布斯和google創始人早期的關系的樣子。結果魅族和小米,蘋果 和谷歌,各自成了對手。形勢不饒人啊!”
黃章在魅族互動社區上指責雷軍“曾經以天使投資人身份利用高新區領導關系接觸我,套取魅族的商業秘密”,并破口大罵,“不是我曾經教他,他懂個屁做手機!”
雷軍在接受《人物》雜志采訪時回應,用“我只想說一條,那都是他一家之言”避過不談,使得二者之間的糾葛更加撲朔迷離。
關系破裂后,雷軍帶領小米一路“高飛”,年銷量迅速突破6000萬部,其他國產智能機廠商同樣發展迅猛,與魅族一樣由MP3起家的OPPO,年銷量也發展至千萬級別,而曾經的領跑者魅族,卻仍尷尬地停留在“百萬”。
雖然黃章不忿地指責雷軍是抄襲,但不可否認的是,縱觀小米和魅族的發展,雷軍在戰略上更加宏大,他把用戶社區思想包裝成了小米模式,打通了產業鏈上下游,而黃章卻在形勢大好時裹足不前,仍謹守著論壇模式,錯過了擴張的先機。
兩人的身價也體現了格局的差異。“2015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稱雷軍身價838.2億人民幣,位列榜單第4,比李彥宏還靠前,黃章則以85.7億人民幣排在206位,僅與小米科技總裁林斌分量相當。
【5】超人歸來
2014年春節前的一個傍晚,白永祥和幾位高管到黃章家里攤牌,把魅族的內憂外患一股腦匯報給黃章。但彼時的黃章依舊堅定地認為:產品第一,其他都是第二。如果接下來有一款好產品爆發,魅族所有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幾天后,魅族爆發了史上最大危機。魅族原副總裁、UI設計總監馬麟帶著一批高級經理加盟樂視,由此引發了魅族其他員工“出走潮”。白永祥回憶,“軟件部門一個星期就走光了。”
在4年漫長的“歸隱”之后,黃章終于決定“出關”了。
“大 家好!我剛從火星回到地球,我將以最開放的心去包容,去接納這個世界。大家都知道我們營銷做得爛,從今天開始,我就要告訴更多人,除了小米手機之外,還有 更好的魅族手機可以選擇。”2014年2月12日,黃章發出了自己的第一條微博,宣告從幕后走到臺前,目標直指小米。
當天,黃章發出三條“軍令”:擴大產品線、引入投資、拿出20%的個人股份啟動ESOP(公司員工持股計劃)。
他也開始反思過往,當初沒有把公司的商業追求放在第一位,更多是從個人角度考慮。“我們會適當的融資。”對于魅族早年錯失的融資良機,黃章稱,如果魅族早引入資本運作,今天收購摩托羅拉的就是魅族而不是聯想。
排了幾年隊的資本終于叩開了魅族的大門,巨頭阿里第一個進入。2015年2月,魅族正式宣布接受阿里5.9億美元及海通開元基金6000萬美元的投資。微博上,黃章發布了一張與馬云的合影,稱“受益匪淺”。
融資后的魅族開始提速。此前,黃章每年平均只推出一款新作,提出擴大產品線后,僅2015年下半年,魅族就推出5款新手機,曾經國產手機里最后的一個“小而美”,也開始追求以量取勝。
黃章的“妥協”很快有了成效。2015年,國產手機增速放緩之際,魅族銷量卻猛增350%,從500萬臺一舉突破至2000萬臺。
而魅族副總裁李楠還稱:魅族在銷量上一直很克制,不然2015年銷量很可能沖到3000萬部,考慮到過分的野蠻生長會危害到公司的其他方面,才有所放緩。
重新掌舵魅族的黃章,不再是悶頭冥想的理想者,他開始學會借助風口的力量。每場產品發布會,他都請來大牌歌星助唱。即將舉辦的新款魅藍手機發布會上,黃章就請來了當紅歌手李榮浩。
“魅族之前有神一樣的產品,卻有豬一樣的營銷,是因為他們有一個烏龜一樣的老板,窩在家里,無心應戰。”黃章這樣調侃曾經的自己,但他隨后又說:“當龜師傅變成龍戰士的時候,便是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