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手機大本營”華強北沉浮
發表時間:2012/12/3 瀏覽:8933
所屬專題:模切加工專題 標簽:山寨手機 華強北
手機中國聯盟秘書長老杳說:這兩個月山寨手機廠商之所以很慘,很大程度上是因為2G和3G手機的玩法不同導致的——在2G時代,山寨手機依靠價格低廉快速搶占市場,而到了3G智能機時代,運營商補貼的力度開始空前加強,在低端手機市場,有運營商補貼的品牌手機在價格上往往比白牌手機更便宜,極大地沖擊了白牌手機的市場。
“今年的8、9月份,白牌手機曾經短暫火過一陣。”當時市場上智能手機的許多零部件都缺貨,使得一些品牌廠商的手機出貨遇阻,而一些白牌廠商則利用各種門路搶到零部件率先出貨,那時聯發科的芯片曾經被炒到20多美元一顆,就是這種情況的寫照。
“我手上有一批和蘋果iPhone4一樣的視網膜顯示屏,而別人沒有,這就是我的優勢。”當時,深圳一家白牌手機廠商的老板曾這樣得意地向記者形容道。
龍旗控股技術規劃經理郭輝奇表示,前幾個月由于行業缺貨,手機廠商猛備貨,導致目前市面上供應過剩,最近手機廠商都忙著清庫存,也是導致這兩個月手機銷售慘淡的原因。
華強北的沉浮
由于聯發科一直到很晚才推出自己的智能手機解決方案,深圳的山寨手機廠商在功能機轉智能機的大潮中一度落伍,這已經不是華強北第一次經歷蕭條了,事實上,生活在灰色地帶的華強北,在手機行業每一次新的浪潮起來時,都會經歷一輪興盛,而后是周期性的蕭條。
在改革開放初期,中國的上游電子元器件嚴重依賴進口,供應極其匱乏,由于當時國家政策的管制,包括半導體在內的電子元器件的供應嚴格按照計劃配額。這便給了走私元器件以極大的利潤空間,毗鄰香港的深圳成為走私元器件的集散地,而華強北便是走私元器件的大本營。這被認為是華強北的“第一桶金”,卻也從此讓華強北蒙上一層灰色陰影,成為它的“原罪”。
此后,華強北逐步成為全國走私電子產品的集散地,每天有大批“水客”往返于香港和深圳之間,他們通過組織有序的地下組織,源源不斷地將各種新潮電子產品輸送到華強北,然后再批發到全國各地,其中,手機一直是華強北出貨量最大的產品。
而此后讓華強北更加名震全國的,是山寨手機。在功能手機興盛晚期,華強北誕生了大批中小手機作坊,他們多靠抄襲、仿制大品牌手機起家,可以讓山寨手機廠商不用投入研發而在短期內獲利。
山寨手機的大行其道,其背后推手是臺灣芯片廠商聯發科。聯發科推出的“Turnkey”方案,讓手機行業的門檻空前降低,手機廠商只需要裝上電池、外殼等簡單部件就可以出貨,一時間,山寨手機“百花齊放”。
然而好景不長,隨著諾基亞、三星等國外廠商大量推出低端機型,使得山寨手機的生存空間受到很大擠壓,華強北一度進入蕭條。
此后智能手機快速興起,但由于聯發科一直到很晚才推出自己的智能手機解決方案,深圳的山寨手機廠商在功能機轉智能機的大潮中一度落伍,大批山寨廠商因此關門。
到今年,聯發科在智能機芯片上面快速發力,一些山寨廠商一度又開始興盛。
不過,智能手機留給山寨手機廠商的機會,已經不多了。
此前不久,聯發科中國大陸區總經理呂向正在接受本報采訪時就表示,山寨手機很難在智能手機時代重現當年其在功能手機時代的“百花齊放”。在今年聯發科智能手機芯片出貨的預估當中,沒有品牌或品牌較小的手機廠商只占其出貨量的20%左右——按照今年聯發科芯片在國內出貨1億出頭的數據來計算,白牌智能手機今年的銷量約在2000萬。
事實上,在2008年以后,山寨手機就已經不再是市場主流了。這是因為山寨機的典型用戶多為第一次購買手機的低端人群,但在2007年前后,迎來了這批人的第一波換機高潮,大部分人在換機時傾向于選擇具有品牌、更有保障的手機,因此近幾年山寨手機產業一直處于衰退狀況。
與山寨手機沉浮形影不離的是,華強北的手機商人們一直生活在政策的陰影下。海關、工商部門每過一段時間都會對華強北的商販進行一輪突擊搜查。
“在(深圳)手機行業,一個小廠就需要同近30個部門打交道,一個科員沒照顧好,就可能關門!那些淘寶店同樣如此!”華強北一位手機行業從業者感慨道。
而通過淘寶做生意的公司,同樣需要和淘寶搞好關系。眾所周知,淘寶的“小二”(阿里巴巴內部及淘寶商家對淘寶系工作人員的統稱)手上握有很大的權力,他們可以決定給淘寶店鋪什么樣的推薦位置,也可以隨時以各種理由把一些店鋪清理出去。淘寶的任何一次規則修改,就可能給處于灰色地帶的華強北手機商人造成重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