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狀況:柔性OLED產能全國占比41%
發表時間:2021/12/14 瀏覽:5841
所屬專題:行業熱點 標簽:四川新型顯示產業
近日,眉山市電子信息上下游配套對接會暨眉山市電子信息產業協會三周年年會在仁壽縣舉行。在會議上,電子科技大學教授于軍勝發表了主題演講,于軍勝指出,第8代OLED轉換將加速LCD市場的萎縮和OLED市場的擴張,四川應該積極招引京東方等面板龍頭企業在當地建設第8代OLED生產線,有利于引導OLED產業生態向四川聚集,建成國內最大的OLED產業基地,進一步提升四川新型顯示產業的比較優勢。
四川新型顯示產業布局比較齊全,既包括TFT-LCD,又包括AMOLED、Micro LED、激光顯示、電子紙等新型顯示技術。于軍勝指出,在過去幾年中,伴隨著安徽、武漢、廣東等地LCD產業持續擴張,四川LCD產能全國占比逐步下降,目前不足10%,但是四川前瞻性布局柔性OLED,引領中國柔性OLED產業發展。目前,四川柔性OLED產能全國占比41%。
四川新型顯示產業配套積極布局,產業生態不斷完善。四川圍繞顯示面板制造企業積極布局產業配套,在設備、原材料及零部件配套環節形成一批突出性成果。上游原材料廠商包括阿格蕾雅、欣藍光電、晶瑞化學、東進化學、杉金光電、路維光電、出光電子等,零部件配套廠商包括志超科技、上達電子、藍彩電子、菲斯特、弈斯偉、成都拓米等,下游整機制造廠商包括極米、康佳、朵唯、京龍光電、富士康、長虹等,面板或者模組制造廠商包括京東方、天馬、中電熊貓、惠科、信利、辰顯光電、業成等。其中值得關注的是,四川高世代掩模版、OLED電子材料、曲面蓋板玻璃等為代表的新型顯示產業替代性材料本地化規模逐年提升。
四川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助推新型顯示產業快速發展。四川省及各地市先后出臺《集成電路于新型顯示產業培育方案》、《四川省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等一系列支持新型顯示產業發展的引導政策,助推四川省新型顯示產業做大做強。其中《集成電路于新型顯示產業培育方案》提出構建貫通原材料、零部件、面板制造、整機集成的新型顯示產業生態圈,打造千億級新型顯示從產業研發和制造基地。《促進成都市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推進方案(2019-2021)》提出構建“兩點成片”的產業格局,建設全球知名、國內一流、特色顯著的生產制造研發應用基地。《眉山市建設**產業集聚地行動方案》聚焦人工智能、新型顯示、集成電路等領域布局未來產業。在政策的引導下,集安基金開始聚焦芯屏,以建立、完善、強化新型顯示產業鏈為目的,為提高四川省產業的整體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
四川新型顯示產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于軍勝認為,目前,四川新型顯示產業創新力量薄弱、配套不足。
四川新型顯示產業創新力量薄弱。于軍勝表示,四川新型顯示產業存在創新能力不足,本地領軍企業帶動作用有待提升,技術儲備和前瞻布局發展不充分以及創新生態和成果轉化平臺不夠成熟等問題。缺少高級別的顯示技術研發出創新中心,北京、蘇州、南京、合肥、武漢、廣州都有**顯示技術實驗室或創新中心,四川只有省級重點實驗室,對產業共性技術和關鍵技術創新能力較弱,對新興顯示技術關注和投入不足。制約了四川省新型顯示產業集群創新活力和自主創新能力的提升,不利于前沿技術和關鍵技術的研究與突破。
四川新型顯示產業配套不足。于軍勝指出,四川省新型顯示產業配套體系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還主要集中在難度稍低或質量要求不高的部分,關鍵核心材料與高端設備對外依存度仍居高不下。關鍵核心材料和設備受制于人的狀況對四川省企業提升競爭力,保障產業安全構成威脅。四川省產業鏈上下游的終端品牌企業普遍規模較小,缺乏具有產業帶動力和國際影響力的終端品牌企業。
電子信息產業高質量發展是在新發展階段下,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必經之路,是在復雜和不確定中主動適應新時代,培育發展新動能,構筑競爭新優勢的必然選擇。于軍勝強調,電子信息產業是五大萬億產業之首,是數字經濟的核心支撐,而集成電路與新型顯示,是四川省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支柱。
為了進一步推動四川省新型顯示產業做大做強,于軍勝提出了四點建議。
第一,以積極招引龍頭企業來川投資建設高端產品生產線為重心,促進新型顯示產業集聚發展。目前,四川省柔性OLED產能全國最大,占比達41%左右,未來,隨著國內在建OLED產線的陸續滿產,四川省OLED產能全國占比將降至25.8%,產業競爭力優勢將大幅削弱。為了將中小尺寸OLED應用從智能手機擴展到平板電腦和筆記本電腦,面板龍頭企業正計劃把OLED技術推向8代,第8代OLED轉換將加速LCD市場的萎縮和OLED市場的擴張。四川省應積極招引京東方等面板龍頭企業在四川建設第8代OLED生產線,有利于引導OLED產業生態向四川聚集,建成國內最大的OLED產業基地,進一步提升四川新型顯示產業的比較優勢。
第二,以推動新型顯示產業生態不斷完善發展為抓手,打造產業安全有保障的生態體系。四川省應設立產業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在全國率先開展產業安全推進工作,建立產業安全保障體制,瞄準國際產業發展前沿,服務本地發展的定位和需求,構建專家協同網絡,推動產業健康發展。加強產業鏈上游材料與設備的本土化總體配套能力不足等薄弱環節建設,使四川省新型顯示產業在國際競爭的發展進程中,具有保持持續生存和健康發展的能力,維護新型顯示產業安全。支持優勢面板企業與配套企業的協同創新,形成緊密合作關系,共同提高關鍵材料與核心設備的技術水平及供給能力,形成健康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生態體系。
第三,以推進四川新型顯示協同創新中心成立為契機,構建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四川省應建立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立四川新型顯示協同創新中心,通過科研專項、聯合攻關、產業聯盟等方式加強對共性技術的研發、推廣與應用,突破四川新型顯示產業在基礎技術和材料方面的瓶頸,為產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打下良好基礎。加強政府、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企業不同層次的新型顯示、材料技術研發平臺的建設,匯聚創新資源,建立共享機制,發揮溢出效應,打通創新鏈條。進一步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自主創新體系,形成技術創新驅動、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新格局,切實提高四川省新型顯示產業創新能力,推動四川省新型顯示產業做大做強。
第四,以成渝雙城經濟圈新型顯示產業統籌協同發展為宗旨,建設世界級新型顯示先進產業集群。四川省應推動川渝兩地新型顯示產業協同發展,共同提升新型顯示產業協作配套能力,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拓展市場空間、優化和穩定產業鏈、供應鏈。提升產業配套合作、推動技術協作攻關、共建特色產業集群、搭建合作交流平臺、加強人才培養合作為重點,建立長效合作機制,加快推動川渝新型顯示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建設一批新型顯示配套產業園區,圍繞核心元器件、關鍵零部件、關鍵基礎材料等產業鏈薄弱環節協同引進和培育中高端企業,大力提升川渝新型顯示產業本地配套率和配套水平,打造國內領先、國際知名的世界級新型顯示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