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盧偉冰在Redmi Note10系列新品發布會上談論缺芯問題
發表時間:2021/5/27 瀏覽:5174
所屬專題:行業熱點 標簽:小米 盧偉冰
“以前每次大家罵缺貨,我也不好解釋,今天我想也趁這個機會好好把我過去的委屈也說一下。”5月26日,在Redmi Note10系列新品發布會上,小米集團高級副總裁、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再度談論缺芯問題。
他表示,目前“缺芯”已成為大眾話題。事實上,“芯片荒”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特別是高性能計算、電動汽車、AIoT、手機這四類對芯片有重度需求的產業。
以手機為例,一部普通的智能手機中,往往內置有上百顆芯片,包括處理器芯片、電源芯片、存儲芯片、驅動芯片、音頻芯片、感應芯片、射頻芯片等等。比如,全新發布的Redmi Note10Pro中就有114顆芯片。“只要有一顆采購不到位,手機都不能生產出來。”
這也是不少小米手機上半年“發不出貨”的原因。盧偉冰說,目前手機芯片中,處理器芯片、屏幕驅動芯片、電源充電芯片這三類處于“極缺”的狀態。不平衡的供需關系下,芯片漲價也在所難免。比如,“處理器芯片上漲到20%—30%,屏幕驅動芯片上漲2—3倍,這些都對我們Redmi要堅持的極致性價比產生了巨大的障礙。”
小米團隊判斷,未來行業會從全面性的缺芯轉為結構性的缺芯。而這種情況“至少會持續一年”,并在今年的第三季度達到頂峰。受此影響,下半年將會有不少手機廠商選擇用漲價、降配、賣包裝等方式降低損失,但“Redmi不會這樣做,Redmi會堅持真材實料,堅持高端產品大眾化,堅持用不顧一切的熱愛打磨每一款產品,堅持極致性價比。”
盧偉冰表示,從需求端看,今年全球市場正從4G到5G手機過渡,一部5G手機所需要的芯片的數量和產能大約是4G手機的兩倍,射頻芯片的需求大約是四倍,且5G手機發展速度非常快,這造就了大量的芯片需求。
與此同時,智能汽車、AIoT等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加劇了這一局面。“一部智能汽車所需要的芯片在一千多顆,今年一季度,大約全球有100萬輛智能電動汽車因為缺芯不能生產,全年預計可能會有300萬輛的電動汽車由于缺芯而生產不出來。”
而從供給端看,受疫情影響,非常多的芯片投資被擱置或延緩,再加上日本瑞薩電子生產線火災,恩智浦和英飛凌因美國德克薩斯大寒潮導致停產,臺積電斷電等“黑天鵝”因素的影響,“原來已經供貨緊缺的情況下又雪上加霜。”
但即使在這樣困難的情況下,小米新發布的Remi Note10系列仍然保持了很好的性價比。其中,Redmi Note10Pro搭載天璣1100處理器,支持雙通道UFS3.1、67W快充及WiFi6,搭配Victus屏幕,售價1599元起;Note10搭載天璣700 5G處理器,配備90Hz屏幕,擁有5000mAh大電量及4800萬超清雙攝,售價1099元起。
盧偉冰還宣布,小米要把“在未來一年,每個縣城都有一個小米之家”的承諾升級,“在未來我們要開10000家小米之家鄉鎮授權店,只是鄉鎮。”表達開拓線下市場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