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供貨緊缺:蘋果中國官網開啟限購
發表時間:2020/3/21 瀏覽:9461
所屬專題:蘋果專題 標簽:蘋果 iPhone
蘋果中國官網3月20日開啟限購,對在售的所有iPhone機型每人均限購2部。而上一次蘋果限購則要追溯到2007年。結合目前疫情在全球蔓延的趨勢來看,蘋果此次是真的“一滴都沒有了”。
供貨緊缺
3月8日,美國紐約多處電子產品零售商就表示iPhone 11的庫存即將售罄。連移動運營商都表示,iPhone 11系列供應量開始下滑。最糟糕的是,零售商根本不知道拿到新貨的具體時間。
此外,還有其他手機銷售渠道也表示,iPhone的發貨時間已經延長到幾周時間,而且沒有準確的預估到貨時間。部分零售商們甚至懷疑,運營商為防患未然而有意控制供應鏈出貨,運營商似乎正在犧牲線下零售店,轉而支持線上利益。
要知道3月8日這一天意大利才正式開始封城,在此之前,除中國外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還只是韓國、意大利、伊朗。截至3月8月,除中國外,全球98個國家和地區,累計確診病例25373例。那時的北美及歐洲地區防控意識僅停留在勤洗手階段,大批民眾甚至對疫情毫不擔心。
此后不到兩周的時間內,國外確診病例暴增10萬多例,美股熔斷4次,全球大型活動紛紛改為線上或直接取消,各大企業先后安排員工在家辦公并限制商務出行。
這讓本來庫存就告急的蘋果更為雪上加霜,此輪限購措施可看作蘋果減緩庫存消耗水平的無奈之舉。當然,供貨緊缺的背后原因是其供應鏈正遭受疫情肆虐。
供應鏈困境
要知道蘋果供應鏈遍及全球,哪一環出了問題,這吊在一根線上的螞蚱都不會好過。
新冠病毒在教世界做人前,先給了中國一棒槌。受疫情影響,中國的春節假期被迫延長,隨之延長的便是企業的開工日。在此期間,不光蘋果的零售店跟著停業,就連蘋果最重要的代工廠富士康也推遲了復工日期,沒有生產,談何出貨量?蘋果當時警告稱:“恢復正常生產需要時間,而且,這個恢復過程要比我們預期的慢。”
中國市場占蘋果銷售額的近15%,但更加重要的是,中國是iPhone的生產基地,工廠不能正常生產將影響全球供應。即便是現在,富士康也沒有滿負荷運轉,也不是所有蘋果在中國大陸的零售店都開張了。
產能提不上來,老本被啃的差不多,缺貨潮的來臨就跟這蝗災一樣,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然而中國供應鏈遭重只是其中一環而已。
到今天為止,中國國內疫情高峰已過趨于穩定,各大企業也陸續復工。中國供應鏈開始復蘇之際,國外的供應鏈開始受難了。
新冠病毒剛踏上世界征途時,受難最嚴重的便是韓國、伊朗、意大利、日本這四個國家。其中,韓國LG、三星等蘋果供應商企業接連爆出確診病例。LGD旗下的 LG Innotek是蘋果公司的高端相機模組的主力供應商。長期以來,LG Innotek包攬了iPhone系列中大部分的高端相機模組訂單。此外,蘋果也從意法半導體位于意大利的工廠采購芯片。
全球供應鏈的困境使蘋果短期內難以解決供貨問題,更何況現在全球多個國家對中、韓兩國的物流運輸也實施了嚴格管制,短期內想要解除人員和物料的出入境防線頗為困難。
線上銷售遇新難
3月14日,蘋果官網發布了庫克的一封公開信,信中提到,受新冠疫情影響,蘋果將關閉除大中華區以外所有地區的零售門店至3月27日,有關服務與支持將轉移至線上。按理說,少了線下渠道的壓力,蘋果理應好受一點,但擺在線上銷售的一道難題就凸顯了出來——快遞。
新冠疫情使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嚴重影響,在韓國到美國等全球各地,人們從實體店購物轉向電子商務,主要電商平臺出現了爆單,送貨也出現了推遲。其中,亞馬遜、沃爾瑪等公司的送貨服務都遭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在線訂單的激增也意味著快遞公司將超負荷運作,疫情之下如何保障快遞公司員工的健康是最重要的問題。除此之外,疫情在全球范圍內尚處爬坡期,前路未知,難保其他國家或地區仿效中國實行封城措施,一旦封城,談何快遞一說?
從另一方面而言,便利的線上銷售也從側面刺激了蘋果庫存的消耗,畢竟消費者只需要點擊即刻下單,比線下門店更省時省力,蘋果在關閉實體門店之后再啟動線上限購只能說是為了應對供應鏈短缺的無奈之舉。
從中國遭受疫情襲擊開始,蘋果就已踏入這泥潭,限購的開啟也是蘋果設法不越陷越深的舉措。根據最新的消息,除了中國之外,蘋果已經陸續在美國等多國市場開啟了線上限購模式。
可以說,短期內蘋果仍舊舉步維艱,但疫情終有趨緩的一天,隨著全球供應鏈復蘇,市場需求逐步回升,或許有機會讓蘋果洗掉身上的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