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華為發(fā)布的Mate 30 Pro 5G表現(xiàn)非常亮眼,不僅是外觀上邊框曲度接近90度的瀑布屏設(shè)計,還有凌空手勢科幻般的使用體驗,機身背部環(huán)形多鏡頭模組設(shè)計增加辨識度,集成5G基帶的麒麟990 5G處理器更是技術(shù)領(lǐng)先。在美國制裁之下,華為是如何做出這款頗受歡迎的5G手機的呢?我們通過拆解來看一下Mate 30 Pro 5G的內(nèi)部有哪些變化。
配置一覽
SoC:海思麒麟990 5G處理器 7nm+EUV工藝
屏幕:6.53 英寸Super AMOLED曲面屏丨2400x1176分辨率丨屏占比94.1%
存儲:8GB RAM+256GB ROM
前置:32MP攝像頭+3D深感攝像頭+姿態(tài)感應(yīng)器
后置:后置40MP廣角主攝(支持OIS)+40MP電影攝像頭+8MP長焦(支持OIS)+3D深感攝像頭
電池:4400mAh鋰聚合物電池
特色:IP68防塵防水 | 3D深感攝像頭 | 姿態(tài)感應(yīng)器 | 40W有線快充和27W無線快充
華為Mate 30 Pro 5G BOM表
從華為Mate 30 Pro 5G的BOM表來看,整機預(yù)估價格為$395.71,主控芯片占整機價格約為51.9%。手機內(nèi)部元器件有一半是華為自研海思芯片的“天下”。除了自研海思芯片外還有部分來自于美國的芯片:比如高通的射頻前端模塊以及美國凌云的音頻放大器,但這些Mate 30 Pro 5G內(nèi)部的美國芯片應(yīng)該是華為早期存貨。
拆解步驟
華為Mate 30 Pro 5G采用上下堆疊式卡托,有效節(jié)省空間,卡托采用膠圈防水。玻璃后蓋通過膠固定,后蓋上貼有大面積泡棉,起到緩沖作用。
頂部天線模塊和底部天線模塊通過螺絲固定,螺絲上貼有防拆標簽,NFC和無線充電線圈通過膠固定在天線模塊上。
由于螺絲已經(jīng)全部去掉了,所以主板、主副板連接軟板、連接后置攝像頭到主板的軟板,以及各個BTB接口的金屬蓋板這些部件可以一并取下。
這一次,華為Mate30 Pro 5G是華為在手機上首次使用雙層板設(shè)計(Mate 20 X 5G上并未使用雙層板設(shè)計),兩塊主板間隔1mm。
其實在主板上,還有兩塊地方使用了雙層板結(jié)構(gòu),第一塊是為了放置意法半導(dǎo)體BWL68無線充電芯片和希荻微HL1506電池管理芯片,這兩顆主要用于實現(xiàn)無線充電功能。另一塊則是放置BTB的小板,主要作用是為了和旁邊并排的BTB接口形成高低差,從而方便排線布局。
將后置攝像頭模組、前置攝像頭模組、閃光燈軟板、光線距離傳感器軟板從主板上取下。
后置攝像頭固定在主板后,四個角卡在內(nèi)支撐上,防止晃動,內(nèi)支撐上套有紅色膠套起到固定和保護作用。
USB Type-C軟板、副板、揚聲器模塊均由螺絲固定。側(cè)邊的兩根同軸線固定在凹槽內(nèi)。USB Type-C接口和揚聲器通過膠圈防水。
麥克風(fēng)也通過防水膜防水,一旁的SIM卡托位置處還貼有防水標簽。
取下通過膠固定的共振喇叭、線性馬達、指紋識別模塊、紅外燈板。按鍵軟板則通過螺絲固定。
共振喇叭通過螺絲和膠固定,與屏幕接觸,帶動屏幕震動,從而起到發(fā)聲作用,線性馬達位于共振喇叭下方。
電池通過易拉把手固定,便于拆卸。
最后通過加熱臺加熱來分離屏幕和內(nèi)支撐。屏幕曲面處和非曲面處均貼有泡棉膠,提升整機防水性能。內(nèi)支撐左右兩側(cè)邊框較薄,最薄處僅1.3mm,按鍵處最厚為2.7mm。
整機通過銅管液冷散熱。散熱銅管藏在內(nèi)支撐正面石墨片下。
模組信息
屏幕采用三星6.53英寸2400x1176分辨率的Super AMOLED曲面屏。
從遠到近分別為32MP前置攝像頭、3D深感攝像頭和姿態(tài)感應(yīng)器,其中姿態(tài)感應(yīng)器能夠?qū)崿F(xiàn)AI隔空操控功能,3D深感鏡頭則是實現(xiàn)3D人臉解鎖功能和在自拍時獲取精確的景深信息。
后置40MP廣角主攝(支持OIS)+40MP電影攝像頭+8MP長焦(支持OIS)+3D深感攝像頭。
主板IC信息
主板1正面主要IC(下圖):
1:Hisilicon-Hi3690-麒麟990 5G處理器芯片
2:Micron-8GB內(nèi)存芯片
3:Toshiba- M-CT14C922VE6002 -256閃存芯片
4:Hisilicon-Hi1103-WiFi/BT芯片
5:InvenSense-ICM-20690-陀螺儀+加速度計
6:Bosch-BMP380-氣壓計
7:Hisilicon-Hi4605-音頻解碼芯片
8:Hisilicon-Hi6526-電源管理芯片
主板1背面主要IC(下圖):
1:Hisilicon-Hi6421-電源管理芯片
2:NXP-PN80T-NFC控制芯片
3:STMicroelectronics-BWL68無線收發(fā)芯片
4:Halo Microeletronics-HL1506-電池管理芯片
5:Goertek-麥克風(fēng)
6:AKM-AK09918C-電子羅盤
主板2背面主要IC(下圖):
1:Hisilicon-Hi6365-射頻收發(fā)器
2:Qaulcomm-QDM2305-前端模塊
3:Hisilicon-Hi6D05-功率放大器
最后看一下目前為止市面上所有的5G基帶芯片。麒麟990 5G、巴龍5000、三星Exynos 5100和高通X50 5G基帶的全家福。
從圖中可以看出,麒麟990 5G集成5G基帶之后,比巴龍5000的體積更小,據(jù)稱麒麟990 5G的面積為10.68×10.61=113.31平方毫米,集成了多達103億個晶體管,是世界上第一個晶體管數(shù)量過百億的移動SoC。麒麟990 5G這個全集成方案,面積要比上代外掛方案縮小了足足30%!面積更小,功耗也就更低,麒麟990 5G率先支持NSA/SA雙架構(gòu)和TDD/FDD全頻段,能夠充分應(yīng)對不同網(wǎng)絡(luò)、不同組網(wǎng)方式下對手機芯片的硬件需求。
總結(jié)
華為Mate 30 Pro 5G整機共使用27顆螺絲固定,防塵防水等級為IP68,除了使用防水膠圈和防水膜外,還通過減少機身開孔來實現(xiàn)提升整機密封性,取消了耳機孔和音量鍵,并且采用屏幕發(fā)聲技術(shù)后,屏幕頂部聽筒開孔就消失了。整機內(nèi)共有21顆海思芯片,占據(jù)了主要IC的60%,美國禁令之后,在華為手機上看到越來越多的海思芯片,可以說海思扛起了華為手機的半壁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