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關注360手機,會發現今年360手機的動作不是很大:發布會開了四五場;幾場發布會僅帶來了一款百元機和幾款千元機;其中最重磅的產品是千元旗艦N6 Pro。換句話說,360手機今年沒能拿出一款真正的品牌旗艦。
早在去年,360手機就已經完成了整個手機產品線的布局:Q系列定位旗艦,N系列定位千元,F系列定位入門級設備。然而,這樣一套看似完整的產品線到了今年似乎被打亂,重新洗了一次牌。
2017年年初,360手機發布了N5,到了年末又發布了N6系列。毫無疑問,定位千元的N系列已然成為360手機目前最重要的一條產品線。
N6手機發布會后,新浪手機采訪了360手機總裁李開新,他坦承N系列手機是360手機很重要的一條線,也是用戶接受度較高的一條線。
李開新表示,360手機現在所處的階段和當年華為剛做手機時所處的階段類似,在沒有做到千萬量級出貨量前,“用產品帶動品牌”才是這個階段該做的事。
“通過你的產品讓消費者覺得你這個產品做得不錯,你的產品性能好,有競爭力,我喜歡,然后讓他接受你的品牌”。這也算是間接解釋了為什么今年360手機在N系列產品上投入最多,為什么N系列產品看上去性價比很高。
不過在這中間,似乎還夾雜了一些無奈與心酸。李開新說,只有產品出貨量到達一定量級之后,上游供應鏈才能更靠譜。目前,狼多肉少是供應鏈市場一個不爭的事實,上游供應鏈廠商(類似芯片、屏幕、攝像頭傳感器這類)當然更愿意把貨供給出貨量大、品牌影響力大的手機廠商。
另一方面,從談合作的角度講,360手機也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李開新表示,如果到不了千萬的量級,和別人談后端的合作,合作伙伴也會覺得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于是,我們就看到了今天的360手機。這個手機品牌沒有急著去擴展更多的產品線,而是專注一條線,試圖把它做大做深。顯然,千元N系列手機就是他們選擇那條線。(蘇航)
以下是李開新采訪實錄:
Q:李總你好,剛剛胡總(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3C文旅事業部負責人胡勝利)也提到,他給投資人的建議是投360,我想問一下360有沒有獨立融資或者上市的計劃?這兩臺手機的價格比較的驚人,我想問一下大概賣多少臺可以實現盈利?
李開新:目前我們沒有這方面的考慮,因為沒有必要,無論從自身發展還是業務發展的角度,未來我們肯定希望能夠有這樣的計劃,但是因為還比較遠,胡總只是表揚一下我們,我認為是這樣的。
這兩個手機在年底發布,是我們主力的產品,尤其是N6延續了我們去年的N4系列。我們在發布會上也講到我們希望把它做好。我們當然希望(出貨量)多多益善,但也別想千萬量級了,360講千萬量級,我們現在還沒有到這個階段。但是我們肯定能夠希望至少做到百萬量的產品,從數量來講應該是這樣子。但是我說了不算,這個要看用戶,要看消費者,看市場。
Q:360以前是主打安全,現在就是快還有持久。像這樣的定位,360經過什么市場調查或者統計才做了這么一個產品?老周(周鴻祎)當時有沒有參與這個產品的設計?
李開新:360主打安全這是長期的事情,因為本身安全就是360的特色。就像我們發布會上同事介紹的那樣,這是360的基因,也是我們的優勢,這肯定是長期要去做的。
關于快、持久這個事情,并不是方向感的問題,(它和安全)這兩個是并行的,我們也這么認為的。另外,(快和持久兩個特性)也并不是今天新加進去了,其實一直以來就是這樣子。尤其是從去年的N系列的產品:N4、N4S驍龍版,還有我們N5,還有前一段時間發布的N6 Pro,都是快和持久,只不過我們這次單獨拎出來做我們的Solgan。
比如今年2月份發布的N5,他的電池容量也是4000毫安,上個月發布的N6 Pro也是。我記得當時是我上去介紹的產品,我們也講過它的快和它的持久續航。我還做了一個演示,(這手機)怎么用,用到什么樣的程度。因為我自己也在用這款機器,用了大概一個多月,那是我自己親身體驗。很明顯它比之前所有用過的智能手機,包括我們自己的,也包括別人的,續航體驗都要好很多。
因為快和持久,大家接受360的N系列產品,消費者其實也已經接受了360N系列的產品。又快又持久,實際上從去年開始就已經有這個認可了,已經有這樣一個接受度在里面,大家就認為你的產品就應該是這樣。
Q:現在大家都在推全面屏手機,進入到新的同質化的競爭,在360手機看來自己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在哪里?在于超大續航嗎?2017年馬上就要過去了,現在要做年終總結和評價,對即將過去2017年,您給360打分的話,打幾分?
李開新:我覺得手機的同質化是很多年前大家都在說的事情,這本身是產業鏈,包括技術發展決定的,比如CPU、屏幕,包括外殼的工藝,方方面面的制約造成了手機的同質化。
作為廠家來說,我們相信消費者也希望有一些差異化的東西。差異化有幾個方面,一方面在硬件性能上的差異化,就是剛才您講到的又快又持久,長續航、大電池、大內存,這是360N系列的標簽,確實也是N系列的標簽。在這個價位,我好像還沒有看到,確確實實沒有看到(有同樣特性的產品出現)。
剛才您說的問題,老周(奇虎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是不是參與到這個產品規劃當中去,老周當然沒有參與到這么細致的里面。但是我們一個月、兩個月會給他講后續產品的想法,因為一個產品規劃可能提前8個到10個月要做規劃,做規劃之前我們肯定要跟老周做一些溝通,具體就是下一款我們要做什么產品,我們特色是什么,我們準備怎么走,這種會匯報給老周。
接著講硬件的特點,不同的廠家會有它不同強調的地方。比如OPPO和vivo他們可能就強調機器漂亮、薄,女孩看到喜歡,包括它的色彩,還有的可能會強調拍照,或者說還有可能會強調音質,這些都是不同公司不同產品的不同策略。
我們的側重點,老實講,我們和他們排在一線的廠商,就是華米OV,和他們相比我們的產品還是有差距的。我們要在這個過程中間逐步地去探索360自己的產品應該走哪條路,因為不是所有的你都適合走。至少在N系列上能夠又快又持久,這是我們堅持的。
在這個產品同質化的情況下,除了硬件性能的差異化,可能還有一些體驗上的差異化。這也是我們想去做的,一個方面我們自己會去考慮,另外一方面我們會和用戶溝通,看看我們的用戶群關心的是什么問題,要解決他們的問題。
比如大家都上全面屏了,我們第一款N6 Pro的時候,我們把虛擬按鍵隱藏起來,采用手勢。我們自己認為這種方式體驗效果更好,而且我們通過測試,包括當時做的一些內部測試和一些外部小范圍測試,大家都覺得這個比原來的更好。我們最初想得是全面屏的顯示區域增加了,在下面放虛擬按鍵空間不夠。我也經??吹矫襟w下面用戶評論,說你不就是印了幾個標簽,你下面那么大地方怎么虛擬按鍵放不進去?
確實放不進去,因為里面有器件要放,那個地方確實放不進去(實體按鍵),確實要做到屏幕里面。如果做到屏幕里面,增加了屏幕顯示的區域又會浪費,體驗效果會下降。于是我們就想可不可以借用其它手機的思路,用手勢。最后我們就把它做成了一個默認的配置。
有人可能還喜歡虛擬按鍵,因為大家習慣了,操作習慣很重要的,所以我還把虛擬按鍵保留著。如果你喜歡虛擬按鍵還可以選擇回來。
我個人認為,接下來這種結合全面屏產品特性的一些軟體驗是大家會去發掘的東西,這時候就是不同廠家思路不一樣的開始。有的就覺得虛擬按鍵在屏內挺好,有的認為這樣就不行。我相信并不是他們沒有能力做出虛擬手勢的方式,而是他們認為這個不一定那么好,由此也會帶來一些產品上的差異化,包括我們做的游戲加速器的功能,等等這些都是我們的想法。
這是我們未來在產品同質化情況下,體驗方面的差異化是核心,是各個廠家的方向。對于我們這樣一個新公司來說,我覺得這對我們來說應該更好。
Q:您好,現在已經12月份了,剛才胡勝利總說我們去年銷售量同比增長46%,去年我聽說您說是500萬臺,今年銷量大約有多少?
李開新:今年銷量和去年是相當的,當然京東是獨家的,因為我們今年銷售渠道的重點做了一些調整。
剛才說打分,我說打個85分吧,還好,因為今年大環境很差,我能在這個大環境下,公司保持一個穩步的增長狀態,我覺得我個人對我,包括對我們團隊今年的努力,包括今年結合年初給老周做的承諾,我覺得應該打這樣的分。還要努力,繼續做好。
Q:到今年咱們已經是第三年了,Top5份額在快速的增長,對于我們來講多大的量對于360手機是比較安全的線,我們看Top10之后范圍已經變得非常少了?
李開新:我認為安全門檻就是應該在出貨量1000萬的量級,當然這個千萬不一定具體到一千萬,比如900萬,或者1200萬,千萬是非常重要的門檻。為什么講這個門檻非常重要?
第一,你到達這個量級的時候,你自己整個上下游的供應鏈和配合,資源的保證來說更靠譜,否則別人怎么跟你做。不是你的生意不能做,是可以做的,但是你這個生意給他帶來的(太少)。因為現在手機的競爭上非常的慘烈,我前兩天跟我父母說的時候,我說現在手機廠家很苦,我說賣一個手機,做得好了也就是賺個10塊錢。當然他們年紀很大了,不一定知道小米、OPPO、vivo,但是華為他們知道的,因為我自己原來在那兒。像華為這樣的公司,客觀一臺就賺了一二十塊錢,這是完全可能的,我們說彩電行業,一臺電視機可能就賺個四五十塊錢,不干這個行業的人根本無法想象。
實際上整個產業競爭是壓力很大,不是說一個單純的手機公司的壓力,可能包括上游供應量的,比如天馬、京東方這樣一些公司,或者做其它的一些,它的整個產業鏈狀況都是毛利率非常低了。在這種情況下,我想要有足夠的量,通過量來帶動它整個產業的發展,因為這是一個客觀現實。所以我覺得,千萬的量是從生產的角度來講。
從它的生態角度發展來說,也應該到千萬這個量,因為到不了千萬這個量,你去談后端的合作,比如跟騰訊談合作,沒有到千萬的量級,實際上你的合作伙伴也覺得你對它來說食之無味、棄之可惜,所以我覺得千萬這個量一定是一個目標。但是這個目標我認為對于我來說肯定是要當成一個中長期的目標來做,因為我覺得手機最重要的穩,有時候你著急反而會壞事。就是穩扎穩打,一步步上臺階,之前的先烈已經告訴我們很多的道理,大概就是這么一個思路。
Q:各家廠商在硬件方面或者軟件方面都在講安全,360之前的手機之前的Slogan或者給大家的印象是安全的,現在在各家發力的情況下,這方面投入更大,你是否會擔心我們安全的slogan會被別人拿去了?
李開新:我覺得我們這個階段,結合我自己過去做手機的經驗來看,華為在做到1000萬臺的出貨量之前,實際上沒有做這種品牌方面的投入,完全沒有做品牌方面的投入。
對于我們這個階段,和當年華為那個階段類似,我們要做什么?用產品帶動品牌,這是我這個階段要做的事情。通過你的產品讓消費者覺得你這個產品做得不錯,你產品性能好,有競爭力,我喜歡,然后讓他接受你的品牌。我們現在至少在五六百萬的出貨量之前,或者我覺得更安全應該在一千萬之前做得都是這個事情,產品帶動品牌。
到了一千萬再要上臺階的時候,這時候就應該是品牌帶動產品,當然現在華為、小米、OV實際上已經進入這個階段,這個階段應該在兩千萬、三千萬以后的階段,這是合理的。
當時很多人看到,三星贊助奧運會,贊助這個、贊助那個,大家覺得很羨慕,但是你沒有到這個量級,大家對你品牌認識度沒有到這個程度的時候,你打品牌完全是浪費。我們現在還在爬雪山、過草地,小米加步槍,還慢慢來。
Q:李總,今年我們看到其實360手機還是發力不少,在京東上推廣的力度特別大,從品牌來說,你們今年有沒有做過調查,今年和去年,跟以往相比,我們今年品牌的影響力或者品牌的分數有多大提升,能達到多少?另外,360在高端產品上是不是現在還是沒有計劃發力做這個產品,還是繼續聚焦在中端產品上,千元機上?
李開新:這方面工作我們也在做,比如上次發布的N6 Pro的產品,我們已經跨在2000左右的位置,我們高配是2000多,起價是1699,按照過去的說法應該是中高端的手機了。當然N系列是我們很重要的一條線,我們認為用戶接受度比較高的一條線,這塊是我們要堅持做好的。
我的觀點是什么呢?不要急于去展開去做,肯定先要往縱深的方向去做,然后再往開了展,從運營的角度來說這個是安全的。從這個角度來講,大家也可以看到,我們的高端機Q系列之前是有做過的,我們的步子就沒有原來走得那么大。但并不意味著Q系列不做了,當然不是這樣子。但是我不像原來那樣做,我一定要想好我要做一款什么產品,做這個產品要達到什么目的,這個可能會比原來考慮的更謹慎一點。
因為對于我們360的手機來說,按照現在定義的價值來說,所謂的高端機在3000+的水平,或者3000左右的水平,這樣的水平對于我們來說品牌承受力應該是不夠的。我們很多做出來的東西,包括我的N6 Pro這個機器,如果換一個LOGO,換成OPPO、vivo,至少保守說2500以上沒有任何問題。我用得很多東西都不比它差,但是這個你得承認和別人的差距,所以我們這塊可能會走得穩當一點,因為公司運營安全是最重要的。
另外還要解決用戶對我們的美譽度問題,不管你的性能高還是續航能力好,反正你總有一點打動它,這是我要做的第二個階段,我們現在正處在這個階段。
還回到剛才前面這位問的,我們要去解決,我現在這個階段最核心的是要用產品來帶動品牌,讓大家更多地接受它,認識它,這樣我們才能往下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