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刀模切機調機的技巧與方法
發表時間:2017/9/1 瀏覽:64270
所屬專題:模切加工專題 標簽:調機
圓刀模切是通過刀刃與底輥的擠壓材料達到模切的目的。在我們的使用過程中,有什么技巧,讓圓刀機的調試更順暢?
裝機調試
① 按照工藝描述分別將材料走入機器內(參考圖),然后分別將輸入壓合軸和輸出壓合軸放回原位且輸出壓合軸需加力,要保證輸出壓合軸的力要大于輸入壓合軸的力。
② 根據工藝要求給圓刀包上墊刀泡棉(如圖所示)。
③ 根據工藝要求依次安裝圓刀,取放圓刀時應加圓刀保護布以防損壞圓刀以及碰傷圓刀。
產品外觀調試--切痕過深或切透底紙調試
① 檢查圓刀的壓力是否過大,可適當減小圓刀的壓力;
② 檢查圓刀的支撐環(軸肩)是否臟污并及時清理支撐環,隨時保證支撐環的清潔;
③ 檢查底輥上是否粘有其它異物,并對底輥進行清潔;
④ 當底紙被切透時檢查是否有規律,如有規律應考慮刀模刀高問題;
產品外觀調試--切削不良調試
① 首先檢查圓刀壓力是否過小,適當增加圓刀的壓力;
② 檢查模具支撐環或齒輪上是否有廢片或其它異物并及時清理,隨時保持支撐環和齒輪的清潔;
③ 當切削不良有規律時,應檢查刀刃是否有損壞;
④ 當所有可能排除后,仍發現切割不良,可更換其它批次的原料進行調試;
產品外觀調試--產品變形調試
① 檢查原料或收放料軸的張力是否太大,嘗試調整不同張力;
② 墊刀泡棉是否變形破損,厚度、彈性是否合適;
③ 壓料軸是否壓得太低,剝離刀與下面的支撐小軸壓力是否太緊,壓合軸的力是否太大;
④ 提取刀具的提取位置是否不當,是否壓破產品;
⑤ 廢料是否被徹底切開,刀具上是否有殘膠;
⑥ 當其他問題排除后,試用其它批次的原料;
產品外觀調試--產品疊片
① 應檢查輸出壓合軸是否粘膠,是否太緊;
② 刀具上泡棉是否有殘膠,成型時產品粘刀;
③ 刀具是否墊防粘硅膠泡棉;
④ 必要時,模具是否鍍防粘層;
⑤ 試用其他批次材料;
產品外觀調試--成品丟片
① 應檢查丟片是否有規律(如果有規律,應考慮刀具原因:崩刀,鈍化);
② 是否切得太偏,膠的位置不正確,材料厚度是否過小,刀壓是否太小,圓刀支撐環,齒輪是否有臟東西,廢料的提取角度,廢料的提取力度是否太小;
③ 廢料的提取是否需要剝離刀,墊刀泡棉厚度是否合適;
④ 試用其它批次的原料,當發現丟片不可避免時,應該在得到許可后,進行生產,確定丟片的實際比例,以最多的丟片數量進行補片。
產品外觀調試--產品褶皺
① 應檢查是否接頭不平造成;
② 主料進入刀具之前的張力是否太大,各壓合軸兩端是否平衡導致產品壓力是否平衡,盡量使用成品傳感器或將成品軸的力降到最低。
③ 帶廢料的材料的離型力是否過重;
④ 是否需要增加尖頭剝離刀;
產品外觀調試--產品臟污
① 應檢查原料是否有同樣的問題,與原料接觸的各傳送軸是否清潔;
② 墊刀泡棉是否需要更換,除靜電設備是否工作正常,各壓合軸是否清潔;
③ 當發現產品有劃痕時,應檢查原料是否有同樣的問題,與原料接觸的各傳送軸是否有特殊膠帶;
④ 環境中,清潔度是否達到要求;
產品外觀調試--產品錯位
① 用到剝離刀時應調節剝離刀底面與支撐軸上表面盡量保持水平,主料在出剝離刀時應比其在進入時略高,約與水平方向呈15度角;
② 較厚的原料時產品一定要走自動, 成品卷過窄時一定要加擋板;
③ 刀具后邊加一壓合軸或用一泡沫軸,來給成品片在底紙上定位,泡沫軸要與小彎軸配合使用,如果工藝中需要用剝離刀且在第二把刀具后邊,一定要靠近輸出軸,越近越好,這樣做對消除錯位很有用;
④ 在滿足功能的前提下,更換剝離力較重的材料;
隨著模切的發展,對產品以及效率的提高,圓刀將是其發展趨勢,掌握圓刀模切技巧以及工藝技巧,對于一個模切企業來說越發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