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視手機欠款發酵被提仲裁:多家新三板公司成債主
發表時間:2017/1/10 瀏覽:9273
所屬專題:行業熱點 標簽:樂視手機
北京時間2017年1月4日上午10時,國際消費電子展(CES)前夕,Faraday Future(以下簡稱“FF”)在美國拉斯維加斯正式發布了其首款量產車型——FF91,賈躍亭到場“助陣”。
但新車亮相的新聞并不能蓋過樂視自2016年10月以來的欠款風波。2017年第一周,樂視旗下公司欠款事件再度發酵。
1月5日晚間,新三板掛牌企業豪聲電子發布了一則仲裁公告。豪聲電子為原告,而被告則為樂視移動智能信息技術(北京)有限公司(下稱“樂視移動”)和樂視控股(北京)有限公司(下稱“樂視控股”)。這也是樂視集團及其下屬板塊在曝出欠款新聞后首次被公司以提請仲裁的形式解決債務問題。
欠款首次被告上仲裁委
根據豪聲電子發布的公告顯示,樂視移動是因為采購業務和公司發生了債權關系。此次涉及欠款仲裁的正是樂視旗下手機板塊的公司。豪聲電子則是樂視手機配件的供應商之一。
樂視移動欠豪聲電子的應付賬款共計人民幣1102.04萬元、美元592.9萬元,并支付利息,合計人民幣暫為5174.4萬元。
豪聲電子董秘言津在1月6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公司是主營微型揚聲器、受話器的,也就是手機上面的喇叭,一直和我們合作的是樂視移動智能公司,他們可能因為資金鏈緊張的關系,就一直欠著我們的應收款。”
實際上,此次被提請仲裁的公司不僅只有樂視移動,樂視控股也在被告之列。
言津告訴記者:“2016年11月16日我們和他們簽訂過補充協議,雙方就應收款進行了確認,樂視移動的集團公司(即樂視控股)還對這個事情做了關聯擔保。所以這次仲裁樂視控股因為有關聯擔保也在被告之列。”
根據豪聲電子2016年披露的半年報顯示,2016 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 20,589.69 萬元,利潤總額為 2449.4 萬元。此次樂視移動5174萬的欠款已經占2016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的四分之一。
不過,除了樂視移動,一家名為東莞華貝電子的公司欠豪聲電子近4400萬元。
“樂視移動此次欠款是五千多萬,畢竟是一筆比較重大的金額。不過這邊欠款如何計提還要看會計師這邊如何處理。”豪聲電子一位內部人士對記者表示。
“豪聲電子應收賬款在2016年半年報中披露的應收賬款壞賬就有1億元,目前經濟大環境都不理想,應收賬款回款成問題會對公司造成嚴重的影響,我猜這也是為何豪聲電子會將同樂視的債權糾紛以仲裁的形式來解決的原因。” 中信證券 一位區域投行部的人士分析。
豪聲電子董秘言津則透露:“我們曾和樂視進行過多次協商,但是沒有達成結果,所以我們才上訴給上海仲裁委。受理之后,目前我這邊還沒有收到樂視聯系我們的消息。”
記者也聯系了樂視方面,希望就仲裁一事進行回應,而樂視移動方面則回復記者稱,相關事務進入法律程序,不便評述。
樂視在2015年底正式殺入智能手機這片紅海市場之后,一直有較大投入,但目前尚沒有數據證實樂視手機有盈利跡象。
此次豪聲電子也將樂視手機欠款的冰山一角再次掀開。事實上,有關樂視手機板塊,豪聲電子并不是第一家曝出欠款問題的公司。而據不完全統計,在手機產業鏈上,此前披露遭遇樂視欠款的供應商包括瑞聲科技、仁寶電腦、信利國際等數家公司。
多家三板公司成債主
近年來,樂視生態布局越來越大。2016年10月欠款風波曝出之后,記者也發現,樂視旗下眾多板塊及子公司是多家新三板公司應收賬款的欠款方(數據截至2016年半年報)。
根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共有12家新三板公司中前五大應收賬款方為樂視系公司(統計中不包含樂視參股或控股的新三板公司)。
記者梳理了這12家公司行業分類后發現這12家公司主要集中在三大行業,即影視文化、廣告和互聯網服務。
以新三板掛牌公司地平線為例,其應收賬款方為樂視品牌營銷策劃(北京)有限公司,相關的業務為戶外廣告投放。
而影視文化類的公司,應收賬款問題主要集中在版權方面。以此前被有關媒體曝出可能存在欠款的掛牌公司和力辰光為例, 樂視網 、樂視影業均是其最大應收賬款方,涉及《小時代4:靈魂盡頭》等多部作品。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樂視及其子公司是多家新三板公司應收賬款的前五名,涉及總規模也不小。但記者聯系了包括頂峰影業在內的多家新三板公司,所有接受采訪的公司均表示目前還未發生類似豪聲電子的欠款情況。
頂峰影業董秘王大拯也向21世紀經濟報道的記者透露:“據我了解網上所有的和樂視欠款有關的案件,主要發生在和樂視集團其他的子公司間,涉及的大多是硬件方面的業務部門,和樂視網關系不大。”
對于樂視系公司和眾多新三板公司的債權關系,前述中信證券人士對記者表示:“需要說明的是,有大額應收賬款并不意味著就會形成壞賬或欠款。但如果樂視資金鏈真出了問題的話,這些應收賬款會不會集中發酵就不好說了。”
該人士進一步講道:“樂視目前的風險我認為是其緊繃資金鏈的玩法,這種做法在某種程度上抬高了杠桿,一但資金鏈發生問題,會對體系內其他業務和板塊造成波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