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魅族PRO 6:看導熱硅膠片的應用
發表時間:2016/6/10 瀏覽:18487
所屬專題:手機拆解專題 標簽:魅族 魅族PRO6 導熱硅膠片 拆解
4月的魅族,把發布會(演唱會)做到了周更,先后連續發布了魅藍 note3、PRO 6、魅藍 3 這幾部機器。本可以是今年魅族旗艦的 PRO 6,不怕有后來的兄弟,就怕自己不爭一口氣。沒有視頻,我們拆來看看。
▲ 拆機所需工具:
螺絲刀、鑷子、撬棒、吸盤、撬片
——————————————
Step 1:移除「卡托」
——————————————
▲取出卡托
▲卡托為雙卡槽設計【SIM1:Nano-SIM;SIM2:Nano-SIM】
卡托采用了粉末冶金工藝,前端有「T」型防呆設計,避免卡托插反無法取出和損壞 SIM 接觸端子
——————————————
Step 2:拆卸屏幕組件 & 主板斷電
——————————————
▲擰下 2 顆 Pentalobe 螺絲
▲屏幕兩側用了少量的雙面膠固定,用吸盤使勁吸開一側,留出縫隙
▲再用撬片劃開屏幕
此時「屏幕 & 指紋 BTB」(BTB:Board to Board 板對板連接器)上有固定鋼片,注意屏幕開合的角度,小心不要把「屏幕 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扯壞
▲擰下 2顆螺絲,取下固定鋼片,斷開「屏幕 & 指紋 BTB」
▲分離屏幕
魅族在 PRO 6 的屏幕部分上,沒有繼續采用 PRO 5 中的鎂鋁合金支架,這次換用了與 iPhone 系列類似的不銹鋼屏幕支架; PRO 6的「屏幕 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這次是縱向排列,折疊的長度也更短, PRO 6 的「指紋 FPC」采用的是 BTB 鏈接器,整個屏幕組件的處理上不同于 PRO 5 更類似 MX5
▲擰下 Home鍵 固定鋼片處的 2顆螺絲和 BTB 固定鋼片處的 1 顆螺絲,拆下 Home鍵
▲Home鍵
▲主板斷電,依次斷開的是「側鍵 BTB」、「電池 BTB」、「主FPC BTB」
——————————————
Step 3:分離喇叭BOX & 拆下電池
——————————————
▲擰下固定螺絲
「喇叭 BOX」處一共用了 6 顆黑色的螺絲,在副板處還有 2 顆
▲斷開天線同軸線,取下喇叭 BOX
▲喇叭 BOX
——————————————
Step 4:拆卸電池
——————————————
▲揭起拉手柄,垂直提拉,拆下電池
這里使用的雙面膠粘性很強,拆卸時候要耐心點
▲電池額定容量: 2560 mAh;電源適配器支持 5~8V/3A或 12V/2A 的輸出
——————————————
Step 5:分離主板 & 攝像頭
——————————————
▲擰下螺絲,分別拆下天線支架
PRO 6 的 RF 連接座在主板的 Bottom 面,天線同軸線的走線也藏于后殼側邊內部的凹槽,有電池的遮擋,所以選擇先拆電池,再拆主板;天線支架處有兩種規格螺絲,黑色的一共有 3 顆,銀色共有 6顆,主板兩側還有 2 顆銀色螺絲分別在 SIM 卡座下方和側鍵 FPC 上方
▲拆下主板
▲分離前、后置攝像頭
▲前置攝像頭:500 萬像素,?/2.0 光圈;后置攝像頭:2116 萬像素,?/2.2 光圈
▲主板:
RAM + SoC :三星 SEC 607 K3QF4F4
電源管理芯片 :MTK MT6351V
電池充電IC : 德州儀器 BQ25892,高集成度5A 開關模式電池充電管理和系統電源路徑管理芯片,支持5V/9V/12V充電電壓
電池電源管理 :Dialog DA9214 Cirrus Logic CS43L36
DAC & 音頻功放 :Cirrus Logic CS43L36
——————————————
Step 6:分離副板 & 側鍵
——————————————
▲揭起導熱硅膠片,拆下副版
這里的導熱硅膠片的設計跟 PRO 5 上還是一樣的
▲副板上有 USB Type-C 接口、耳機座、主MIC等
▲擰下螺絲,取下固定鋼片,側鍵可以直接取出
魅族在側鍵的設計上一直采用的都是這用方式,側鍵鍵帽從外側裝配,通過鋼片支架四個翻邊卡住鍵帽

魅族 PRO 6 在發布之初給人的第一感覺是:「為啥背后會有一個的大窟窿,把鏡頭模組做凹進去不就兩個了嘛」這是在看見金色和銀色之后的感慨;當然,在接觸到黑色的這個版本后,還是要贊嘆一下魅族做機這么多年,旗艦級別的機器還是有挺多讓人認同的地方啊。
PRO 6 在外觀上大都沿襲了整個「家族」的傳統。正面的 5.2 吋 Super AMOLED 屏幕的黑邊真的是很窄很順眼, 2.5D 玻璃與后殼之間過渡的手感并不突兀;窄邊框的屏幕,加上只比 MX5 短 2mm 的整機長度,屏占比并不算高,mTouch 也比小米5 上的 Home鍵更寬,也這使得整部機器變得「修長」。機身后殼采用了鎂鋁合金,周圈的弧度在 7.25 mm 的機身厚度下,手感上會比 iPhone 6s 更薄。整個后殼上下兩側是兩條順應機身弧度而來的天線分割槽,這個搶在下一代 iPhone 之前的設計,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機器背面的分割感。因為是黑色版,再去看機器背面環形雙色溫閃關燈好像也沒那么突兀,中間的激光對焦組件實際上并不大。外觀上這個部機器最贊的是它的手感,拿起來會不想放下,只是 5.2 吋的屏幕在這種「修長」的機身下,操作起來會在一些握持姿勢下沒有了這個尺寸屏幕的便利。
那么作為一款定價不輸 PRO 5 的機器,其在內部的整體做工是不會輸給 PRO 5 的。首先是它的獨立的屏幕組件,在國內長廠家中這么做的人并沒有幾家,卡扣 + 螺絲的設計不僅利于裝配,也足夠容易進行售后更換,雖然這次沒有繼續使用鎂鋁合金支架,可能是出于成本考慮,但客觀上可以減輕機身重量。在主板 Top 面有石墨散熱層,在攝像頭處也有散熱銅箔,在主板下方,也就是 Bottom 面的后殼上有大量的散熱銅箔,恩,采用了 Helio X25 的處理器,做好散熱也是十分應該的。這個機器內部采用的螺絲有三種,共 27 顆,裝配會稍許復雜,但整體上看內部統一整潔,副板上除了 USB Type-C 還有耳機座這一點是跟 iPhone 類似的。
那么最后,這個機器最讓人遺憾的一點,應該就是沒有 NFC 天線了,按它的內部設計,完全是有空間可以放下的。除了 Apple Pay 和 Samsung Pay,還是有很多家的銀行支持手機上云閃付的,這也一定是大的趨勢。今后只會有越來愈多的手機擁有 NFC 功能,PRO 6 不做這樣的功能設計,只能說美中不足,比「不完美」還是差一點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