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
業內消息人士稱,在高庫存水平的情況下,品牌 PC 供應商繼續削減訂單,并且可能要到 2023 年下半年才能看到他們的出貨量回升。
IDC 預測今年 PC 出貨量為 3.053 億臺,同比下降 12.8%,而平板電腦出貨量為 1.568 億臺,同比下降 6%。
2022 年受新冠疫情刺激的 PC 增長一直在放緩,導致 PC 和半導體供應鏈修改季度和月度出貨目標并減少訂單。宏碁、華碩電腦、惠普(HP)、戴爾、聯想等PC品牌均已多次調整2022年出貨目標。
在汽車產業,任何一次創新都存在很大的風險,一旦事故發生,對車企絕對不僅是利潤的損失。
根據 Canalys 的數據,2022 年第二季度中國 PC(臺式機、筆記本電腦和工作站)出貨量下降了 16%。其中臺式機(包括臺式工作站)下降了 26%,筆記本電腦(包括移動工作站)下降了 10%。
弘信電子把新能源 FPC 及CCS模組定義為公司最重要的戰略發展方向,并在廈門規劃建設新能源全國總部。該項目計劃投資23億元,建設100條CCS產線、10萬平方米FPC產線及50條SMT(表面貼裝技術)產線。
在日前的財報溝通會上,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面對記者的提問,再次重申:聯想沒有造車的計劃,在看得見的未來都不會。楊元慶還預測,近來持續下滑的PC市場,在明后年將回暖。
受到PC市場消費動能下滑及渠道庫存升高等不利因素影響,中國臺灣宏碁和華碩7月營收明顯走弱。
FPC(柔性電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是PCB的一種重要類型。一直以來,新能源車、服務器被視作消費電子、通信之外的PCB增量市場。
一期項目計劃打造高端電子智能制造樣板工廠,除承載原有FPC+戰略,在壓力傳感消費電子、5G通訊相關模組、顯示相關模組、虛擬礦機等領域發展外,更聚焦于新能源及車載智能化對FPC+產品模組的需求。
由于PC同業都把目標寄望于商用市場,各家廠商為了清庫存,不計成本搶訂單,預期下半年商用業務將不如上半年,但2022全年商用業務一定比去年好。
受益于原材料價格企穩及下游汽車電子帶動,部分PCB制造廠商上半年盈利顯著增加;不過受疫情、消費電子端需求低迷等因素影響,產業鏈多數公司訂單不飽滿、業績承壓。
公司未來發展重心會圍繞與汽車、新能源、通訊通信相關的品類,包括動力電池管理系統FPC(含儲能領域的應用)、新能源相關的精密結構件(新能源動力電池蓋板、殼體、正負極片等)、車載LED背光模組...
在經歷了前兩年的高速增長后,全球PC市場在2022年迎來了“冷靜期”。Gartner預測,今年全球個人電腦銷量可能下降將近10%。除了受全球經濟不景氣這一大環境因素的影響外,前兩年PC行業的快速發展,讓許多人都已經更換了自己的PC設備。
消息人士表示,英特爾在第二季度將主要PC品牌的Alder Lake CPU價格下調了10%,并準備將其最新一代處理器(包括主流酷睿i5和高端酷睿i7芯片)再削減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