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
根據IHS Technology的數據統計,國產手機品牌在中國市場的份額已達近八成。在排名前十的列表中,國外品牌只剩蘋果和三星
在2015年第二季度,中國本土手機供應商小米預計占據了15.9%的市場份額,搶走了蘋果龍頭老大的位置。
調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今日發布報告稱,今年第二季度全球手機出貨量達到了4.35億部,華為超越微軟首次躋身全球三強之列。
全球最大電子紙廠元太總經理李政昊表示,電子紙應用商機大,元太今年在手機背面第二顯示屏、建筑領域,以及電子貨架標簽(ESL)三大領域火力全開...
小米面臨著激烈的國內競爭(而它現在95%的出貨是在國內)。據Strategy Analytics的報告,華為已經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手機制造商,在中國國內,它正在吞噬小米核心的中國市場用戶群體。
高德納公司的分析師在報告中稱:“越來越少的中國消費者會在第一時間購買新的智能手機產品,這是智能手機市場達到飽和的信號。供應商要想保持或者提高他們的市場份額,就需要爭奪有更換手機需求的消費者,同時提高產品的吸引力來吸引消費者更換手機。
隨著其他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的殺入,圍繞全世界估值最高的初創公司、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小米(Xiaomi)的熱度開始消散。其中勢頭最猛的當屬華為(Huawei)。
日前有消息稱,小米已經實現了智能手機在印度的生產與交付,同樣是富士康的工廠,地址位于安得拉邦。
華為終端董事長余承東對表示:“我們與蘋果還有很大的差距,但在中國市場我們的份額在今年上半年已經超越蘋果,未來兩到三年,通過我們不斷的持續創新,在中國市場華為終端的營收和利潤將超過蘋果。”
華為19個月前向印度政府提出該申請,公司一位高管周三證實,該申請已經獲得印度內政部的批準。當前,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正在極力發展印度的制造業,因此華為進入印度市場也是對該戰略的一個極大推動。
對手華為2015年上半年大陸市場手機銷售1100萬臺,二季度銷售2000萬左右,上半年手機銷售預計將達到3100萬臺,上半年僅大陸市場營收將超過430億元人民幣。
老板、文化、戰略的不同導致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華為在迅猛發展,海爾在走向衰敗。這一現象,歸根結底還是老板的問題,是用人的問題,是對人性的理解和把握的問題。
去年華為智能手機全球出貨量為7500萬部,而今年目標為一億部。
根據2006-2015財年財報顯示,聯想歷年的研發支出中,僅2015財年的研發收入占比達到2.6%,其余年份均低于1.9%。
華為美國區總裁許志強周三表示,該公司力爭“未來五年躋身美國三大智能手機品牌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