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
隨著更輕薄、更堅固的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面板崛起,一般認為液晶顯示器(LCD)屏幕可能逐漸被淘汰。不過,LCD具有低成本和高畫質等特點,將是與OLED競爭的利器。
隨著更亮、更薄、更結實的OLED面板在智能手機和電視市場不斷攻城拔寨,液晶屏幕可能會逐漸淡出市場。
據業內人士透露,深圳天馬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ShenzhenTianmaMicro-electronics)在最近的一次試生產過程中,已成功生產4.5寸全高清(FullHD)和3.2寸OLED面板。
全球OLED材料大廠出光興產(Idemitsu Kosan Co.)4日發布新聞稿宣布,旗下位于韓國的100%持股子公司“出光電子材料韓國株式會社”斥資約300億韓元(約21億日圓)于今(2012)年3月在京畿道坡州市堂洞工業園區內動工興建的OLED材料廠已于9月底完成廠房的興建工程
與TFT-LCD相比,OLED具有更為簡單的結構:不需要背光、濾光片和保護層,具有亮度高、色域寬、功耗小等優點,而且可制作輕薄和柔性顯示器,再加上高對比度、快速響應、在結構上全固體緊密接觸,對大氣壓力不敏感因此適用環境更為寬廣等特點
近來OLED領域炙手可熱,全球各巨頭廠商三星、LG、夏普、友達等爭奪戰也甚器塵上,國內的企業如京東方等也躍躍欲試,大展拳腳;OLED產業也如同CRT、LCD產業一樣,起于日韓臺,后傳入大陸。那么我們對日韓臺OLED產業發展現狀做一下淺析
OLED取代LCD的時程不像市場先前所想的那么快,主要系這幾年經濟不好,OLED技術高成本價格,成為最大競爭罩門,尤其近期市場掀起大尺寸低價電視風潮,OLED TV與一般TV價差持續擴大,對OLED TV發展不利,預估明年OLED TV滲透率將低于1%。
“OLED電視在今年各種消費電子展上都放一炮,但沒有引來預期的銷售戰。”近日,廣州本地賣場人士告訴記者,迄今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電視未進入賣場銷售。這意味著,此前稱將于10月上市的OLED電視爽約了。同時,被視為彩電下一代顯示技術的更替,也未能揭開序幕
不同面板的性能及最佳使用途徑都是銘記于心,然而作為同樣少不了面板的手機又 怎樣?手機屏幕作為手機組成中重要的一部分,其顯示效果會直接影響到整機的體驗。目前關于屏幕的概念名詞非常多,讓人難以區分。比如:IPS、 Retina、ASV等,很多人會認為它們代表屏幕的材質
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LG電子(LG Electronics)已撤銷在今(2012)年量產55吋OLED電視機的計劃,主因這兩家公司在提升良率時遭遇嚴重挑戰。
“在世界海拔最高點上傳的第一條‘推特’信息,這多虧了三星GalaxyS2手機。”這是去年5月英國登山家肯頓·庫爾(Kenton Cool)在登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后用“推特”發出的信息內容。在氣溫下降到零下30度的珠峰頂端還能正常啟動手機,這得益于GalaxyS2使用的OLED顯示器。
AMOLED被稱為下一代顯示技術,具有反應速度較快、對比度更高、視角較廣等特點,目前已在高端智能手機上應用。近日從華南理工大學獲悉,該校與廣州新視界光電科技有限公司聯合自主研發的AMOLED顯示屏技術取得重大突破
市場研究機構拓墣產業研究所指出,2013年全球OLED面板市場仍將保持成長,包括手機、娛樂裝置、數碼相機、平板計算機、顯示器、電視、車載顯示器等等各項應用,OLED面板出貨量規模都將擴增。其中,又以手機應用比重最大,預估2012年全球手機用OLED面板出貨量可達1.75億片
市場研究機構拓墣產業研究所指出,2013年全球OLED面板市場仍將保持成長,包括手機、娛樂裝置、數碼相機、平板電腦、監視器、電視、車載顯示器等等各項應用,OLED面板出貨量規模都將擴增。其中,又以手機應用比重最大,預估2012年全球手機用OLED面板出貨量可達1.75億片、年增估達117%
數據表明,我國信息產業40%以上的產值與"顯示"有關,但我們并非"顯示"強國。在陰極射線管顯示器(CRT)和液晶顯示器(LCD)時代,技術引進使我國長期被限制于產業鏈的末端,國際競爭力不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