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商
據路透社報道,蘋果面板供應商Japan Display Inc(JDI)今天宣布,將從2018年開始量產OLED面板,以追趕 韓國競爭對手。市場推測稱,蘋果可能很快就將在iPhone上采用OLED屏幕
據VentureBeat報道,蘋果在亞洲的一些主要供應商表示,預計本季度它們有可能會迎來營收和訂單雙降,這就意味著iPhone銷量很有可能出現發布以來的首次下滑。
雷軍曾多次提到,小米真正學的是三家公司:同仁堂、海底撈、沃爾瑪。“我們像同仁堂一樣做產品,貨真價實,有信仰;向海底撈學用戶服務,做超預期的口碑;向沃爾瑪、Costco這樣的公司學運作效率。”
2016年又將是蘋果萃取供應鏈的一年,面對iPhone6s的頹勢,誰會率先倒下,誰又因此而提高競爭力呢?
1月15日早間消息,蘋果公司的多家部件供應商都已對今年上半年的營收前景發出預警,這表明最新款iPhone智能手機的銷售速度有所放緩。
盡管最近關于iPhone 7的傳聞有很多,各種內部配件和外觀設相繼曝光,不過據外媒9to5Mac的消息,蘋果尚未敲定iPhone 7最終的設計方案。
《日經新聞》稱,交貨量可能下滑的公司包括Japan Display、夏普和LG Display、索尼、TDK、阿爾卑斯電氣和京瓷。
10個月后的中興供應商福昌電子、年末的錘子手機代工廠中天信被迫停產,讓這個行業的困境進入公眾視野。據不完全統計,深圳在2015年倒下的手機上游一級供應商有13家,違約資金超過20億元。
國家質量中心網站顯示,錘子Smartisan T2(SM801)再次通過了3C認證,也曝光了羅永浩口中的另一家代工廠——松日數碼發展(深圳)有限公司。
據傳蘋果除了對三星目前已經量產多年的OLED面板技術較感興趣外,蘋果自己的OLED面板技術,仍然繼承了蘋果現在的LCD液晶面板的相關結構與專利,與LG和JDI現有的蘋果專用專線比較兼容,LGD和JDI在第四季度都加大了對OLED的投資,疑似得到了蘋果官方的部分默許。
隨著2015年智能型手機客戶新機拉貨熱潮已過,近期景氣驟然降溫許多,臺系IC設計業者透露,面對整體大環境仍不理想,供應鏈業者傾向保持偏低的庫存水位,12月手機客戶訂單急速縮手,頗有寒冬來襲的味道,然業者預期2016年農歷春節前后,國內、外手機品牌客戶將出現兩波拉貨潮,帶動相關芯片業者營運向上翻揚。
蘋果和三星手機的熱銷讓伯恩光學創始人楊建文的財富與日俱增,如今他的凈資產已達到72億美元,在香港富豪榜上位居第十。而伯恩光學的一大競爭對手藍思科技,藍思科技..
“今天早上,意創力采購人員給我打電話說他去上班結果保安不讓進,才知道公司倒閉了。”一位攝像頭供應商如是說。
富士康的網絡金融業務則有著顯著的區別,富士康主要是面向零元件廠商提供貸款服務,據富士康金融服務平臺主管 Jack Lee 透露,富士康金融部門成立一年來,業務總額超過了 10 億元人民幣,向 100 多家零元件廠商提供了貸款或募資服務。
據報道稱繼日前傳小米(Xiaomi)已取得和蘋果3DTouch非常相似的感壓觸控技術專利之后,又傳小米已開始尋找感壓觸控技術的零件供應商,只不過可能是小米開價太低,零件商無利可圖,故小米碰壁,被零件商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