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廠商
幾乎所有的中國手機廠商們都在聊印度。透過在印度復制中國市場駕輕就熟的打法,這一次,中國手機廠商們嘗到了甜頭。
跨文化溝通交流一向面臨重重挑戰,來自西方世界的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讓信奉伊斯蘭教的中東諸國十分警惕。然而,克服各種障礙,成功把“清真手機”賣到伊斯蘭市場的,正是來自我們中國的商人。
“從2016年下半年,顯示屏價格漲了3倍,存儲芯片漲了20%。還有鏡頭模組的缺貨。”盧偉冰說,手機廠商產量壓力確實非常大,而且還將繼續延續。
今年全球智能手機前二十強當中,中國內地廠商強勢占領11席,成為絕對多數,成績最為亮眼。而就目前情況來推論,毫無疑問來自內地的手機也將持續在2017年叱吒全球市場。
最近一段時間,人民幣出現匯率急速貶值情形,對中國手機產業來說,無疑非常有利于國產品牌出海全球市場。不過,人民幣貶值對國內中小手機廠商利潤的傷害普遍存在……
中國公司華為、vivo以及OPPO排在二至四位。其中,華為歷史上首次成為全球利潤最高的Android智能機廠商。
11月23日晚間消息,調研公司Strategy Analytics今日發布報告稱,今年第三季度蘋果公司(以下簡稱“蘋果”)攫取了全球智能手機利潤的91%,創下歷史新高。
有負責手機分銷的人士認為,至少在消費者層面還分不清OLED與LCD的具體區別,也分不清LTPS與a-Si技術的區別。
《印度時報》17日引述相關人士談話說,信實計劃鎖定仍在使用2G手機的農村和三線城市市場,提供擁有高質量語音通話服務的VoLTE技術4G手機,配合低價占領這塊擁有眾多人口、使用手機主要就是打電話的潛力市場。
11月15日,國際數據公司(IDC)在印度新德里發布的《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16年第三季度印度的智能手機出貨量較上季度增長17.5%,達到3230萬臺。該報告指出,中國手機廠商在印度崛起,聯想集團繼續引領印度智能手機線上渠道,小米緊隨其后,而印度本土最大手機廠商出貨量排名下滑。
2016年是手機行業劇烈震蕩的一年,蘋果、三星都遇到了麻煩,國產手機也洗牌趨勢明顯。
無論是傳統品牌三星、華為、中興,還是互聯網品牌小米、樂視、錘子等,轉陣線下渠道已成為當下戰略的重中之重。要說中國智能手機市場今年最大的變化是什么?手機廠商回歸線下渠道當之無愧。
殊不知,2015年不僅僅是中興更換了手機CEO,隨著華為、OPPO、VIVO、小米取代中華酷聯成為中國手機的新貴組合,還有很多曾經風光無限的本土手機大廠都更換了手機的掌門人。
深圳市是中國智能手機和移動設備的研發制造基地,據消息人士稱,深圳市的供應鏈也在密切關注虛擬現實市場的機會,一旦出現殺手級的應用功能,這些廠商將會快速進入虛擬現實頭盔的制造中。
供應鏈的整合和管理,對于手機廠商來說還是不小的挑戰,尤其是想征戰全球市場的廠商,供應鏈管理成了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