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
近日,調研機構Manufacturing Market Insider (MMI)公布了Top 50 電子制造服務(EMS)公司的名單,Top50的收入在 2024 年增長了 12.7%,總額達到 4770 億美元,扭轉了 2023 年的歷史性低迷。
蘋果在巴西當地組裝可進一步降低成本,同時提升對南美市場的供應效率。
蘋果公司周一宣布總額高達500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其中包括計劃在美國德克薩斯州開設一家新的人工智能服務器工廠。
聯想將在沙特阿拉伯建設一座年產能達數百萬臺的PC和服務器工廠,旨在擴大其在中東和非洲地區的業務。
據悉,印度尼西亞現已成為OPPO的第二大海外生產基地。
負責生產iPhone16的產線比較忙碌,工人每日工時大約為11小時,整周無休。而負責iPhone15系列國外訂單的產線幾乎沒有安排加班。
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s)位于印度南部坦米爾那都邦家電廠的靜坐抗議行動今天邁入第2個月,響應罷工的1000多名員工拒絕了三星提出的加薪和解方案。
未來華星光電在LCD大世代線產能面積的市占率將一舉突破20%,穩居業界第二名。
據知情人士透露,富士康正在評估一項約10億美元的投資,在泰米爾納德邦建立一個智能手機顯示屏模塊組裝廠。
隨著AI PC新品陸續問世將刺激市場需求,加上下半年旺季來臨,有助PC出貨量升溫,隨著應用擴大、資料漸趨完備,明年AI PC市占率將明顯成長,廣達、和碩、仁寶、緯創、英業達等代工廠也將迎來更多訂單。
據Business Korea報道,LG顯示決定將其8.5代廣州LCD工廠(包括GP1和GP2)出售給中國TCL集團旗下的華星光電(CSOT)。這一重大舉措有望重塑全球顯示器市場格局。
蘋果iPhone 16即將在九月問世,蘋果供應鏈已經準備進入量產期,預計主要代工廠包括鴻海、和碩本季營收將優于上季,下半年營運仍有望逐季成長。
今年以來,包括本田、豐田、日產等多家日系車企在華卷入由比亞迪掀起的價格戰。
依過往經驗,蘋果供應鏈股價在產品發布前通常跑贏大盤,因此看好鴻海、工業富聯、立訊精密與比亞迪電子4家供應鏈廠商,將隨著iPhone 16推出大放異彩。
SDP工廠生產電視用液晶面板,其停產將意味著日本不再生產大型面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