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代工廠停 員工曾多達萬人
發表時間:2015/1/13 瀏覽:19837
標簽:諾基亞 員工 所屬專題:代工廠專題
手機制造業不景氣的氣息蔓延,多家手機代工廠岌岌可危。在蘋果代工廠蘇州聯建科技2014年12月5日宣布倒閉之前,蘇州另一家手機代工廠閎暉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閎暉科技)早在2014年11月已經陷入停。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位于蘇州胥口鎮的諾基亞手機零部件供應商閎暉科技,輝煌時,員工一度超萬人以上,但是從2014年11月28日該工廠開始遣散員工,目前廠區內僅剩數十名管理人員留守。
閎暉科技最輝煌的時候,員工多達上萬人,不料如今陷入停局面。在業內人士看來,國內的手機代工廠大多停留在業鏈的最低端,沒有技術創新,單純靠代加工獲取利潤,利潤非常微薄。而在如今的手機價格戰中,這些代工廠的利潤被壓縮得更厲害。
工廠停工僅少數員工留守
2014年4月25日,諾基亞宣布完成與微軟公司的手機業務交易,這意味諾基亞正式退出了手機市場,也讓作為諾基亞下游代工廠的閎暉科技面臨生存困境。
公開資料顯示,閎暉科技是閎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大陸投資興建的第三家工廠,也是規模最大的一家工廠,于2006年6月成立,占地250畝。閎暉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系臺灣上市公司,屬臺灣光寶集團(LITEON)的關系企業,于1978年在臺灣成立。
作為閎暉實業在大陸地區最大的工廠,蘇州閎暉科技專注手機零件及汽車零件的研發及生,包括各種手機按鍵、鎂合金手機外殼、汽車音響及其他塑膠零件等,是諾基亞手機零部件的供應商,公司最輝煌的時候員工超過一萬人。
然而,閎暉科技從2014年11月開始就傳出停的消息,為此,2014年12月20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前往位于蘇州市吳中區胥口鎮胥江工業區新峰路269號的閎暉科技,在現場記者看到,曾經火紅的工廠,已經失去了往日的喧鬧繁忙景象,廠區內僅有少量人員在走動。
公司在廠區大門傳達室的玻璃上貼出了公司離職人員社會保險等辦理流程的告示,公司保安對記者,“廠子快撐不下去了,現在僅保留中高層管理人員日常留守。”
據知情人士對記者介紹,公司在2014年11月就已經陷入停,並且在去年11月28日對員工進行遣散。對此,閎暉科技行政部的鄧經理及財務部的白(音)經理向記者,“公司目前沒有完全倒閉,只是在調整經營思路,員工也都在正常上班。因為訂單減少,生只開了幾條。”
不過,記者在廠區內看到,公司生區已經關閉停,僅公司辦公樓里還有人員走動。
為何在陷入停之后,公司卻沒有對外宣布?對此,上述知情人對記者表示,在當初招商引資的時候,閎暉科技與當地政府簽有協議,按照協議規定必須在2016年之后才能搬遷,如果提前宣布倒閉,那麼就得賠償政府違約金,所以公司決定先停,待協議到期之后再宣布倒閉。但該法未得到公司方面證實。
公司虧損嚴重 曾是當地納稅大戶
蘇州市吳中區胥口鎮胥江工業區錢副主任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關于閎暉科技停的事情早就聽了,但管委會只是提供日常園區硬件方面的服務,對于企業日常經營不便干涉,“閎暉科技是進入我們園區比較早、規模比較大的企業,也曾是納稅大戶,公司一直以來在生經營方面還不錯。”
據記者了解,去年8月2日昆山中榮金屬制品公司車間發生爆炸,隨后在8月9日,蘇州市常務副市長周偉強到該企業進行檢查,因為閎暉科技也有拋光環節,安全隱患很大,被政府勒令停整改。胥口鎮政府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自從昆山中榮金屬制品公司爆炸事故之后,全省對有鋁鎂工藝流程的企業進行停整頓,整頓不合格一律不得生,那時起這家企業就因為有鋁鎂工藝受到了影響,后來國家又出臺政策要求關閉不合格的鋁鎂企業,閎暉科技的關停可能是受此影響。不過,這家企業因為經濟大形勢的影響,訂單減少,也很難撐下去。”
對于停的原因,蘇州官方一位知情人士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主要是因為工廠技術落后了,公司訂單量隨諾基亞的衰落而日漸減少,並且公司的手機按鍵品已經沒有市場,大股東也沒投入錢。”
由于訂單量下滑,近年來閎暉科技的業績每況愈下,記者獲取的財務數據顯示,2014年前三季度,公司計提損失新臺幣9.72億元,稅后凈虧損達到新臺幣12.65億元。
閎暉科技的母公司閎暉實業在董事會報告中也指出,公司目前面臨四個困難局面,分別是:一,手機業近年快速變遷,智能型手機與觸控面板崛起並迅速成為主流,使得以keypad品為主的閎暉營運遭受沖擊。二,大陸汽車零件事業部因經營模式的影響,自2014年初已逐漸減少營運並于年底前全部停止大陸營運活動,並集中轉移至馬來西亞廠。三,輕金屬事業部亦由于業經營模式與應用需求的改變生巨額虧損。四,全面觸控市場價格競爭亦趨白熱化,2D保護玻璃無法幸免,因此保護玻璃品也進行了縮減規模的措施
分享此文章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