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不到一年,臺資平板電腦代工廠、深圳天鵬盛電子有限公司(下稱“天鵬盛”)就從明星企業走向轟隆倒塌,徹底消失。
“天鵬盛在MID市場還是很有名氣的,出貨量比較大而且是高端產品,沒想到竟然就這樣人間蒸發了。”一位在富士康就職期間曾做過天鵬盛外協生產訂單的人士對《手機報》如是說。
10月31日,天鵬盛宣布進入破產清算程序的第七天,來自供應商提供的資料顯示,據不完整統計,天鵬盛拖欠供應商貨款超過6500萬元。
目前,天鵬盛的資產、負債清算結果仍未完成。同時,天鵬盛董事長王仁茂、副董事長葉斌等高管的手機均無人接聽,處于失聯狀態。
曾經的明星企業
深圳電子廠倒閉時有發生,不過天鵬盛破產、老板“跑路”,仍另平板電腦市場一片唏噓,因為它曾是不折不扣的優質企業,是在臺灣證券柜臺(OTC)上市的明星企業。
2004年,曾擔任臺灣光男集團(ProKennex)IT事業部副總的王仁茂,在深圳成立天鵬盛電子集團。成為飛利浦數碼播放器的代工廠和代理商,使得天鵬盛迎來了公司歷史中的第一次爆發。
2009年,天鵬盛的年收入規模達到約8億元,員工人數則從最初的200人增至2000多人。在此過程中,天鵬盛獲得了中以基金(CIVC)、深創投、臺灣緯創資通(3231.TW)等金融資本和產業資本的青睞,并在當年年底登入臺灣證券柜臺買賣市場(OTC),掛牌上市。
隨著MP3/MP4市場萎縮,移動智能終端消費日漸興起,天鵬盛追隨最大的客戶飛利浦開始進入平板電腦市場,成了深圳地區最早開發、生產平板電腦的廠商之一。
“倒閉之前天鵬盛是給Fuhu、樂購等海外跨國公司代工平板電腦,屬于中高端產品,每部售價一般在120美金左右。”一位天鵬盛原來的攝像頭模組供應商,亦是其如今的債權人表示,2013年天鵬盛訂單火爆,全年產量累計超過500萬部。
這或也意味著,基于平板電腦市場,天鵬盛已經從年營收約8億元企業,成長為年營收超過30億元的代工廠。
倒閉之前庫存高企
然而,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天鵬盛最終就倒在了平板電腦業務的擴張道路上。
上述攝像頭供應商談到,2013年年底,天鵬盛付款時間開始變得極為不穩定。“對于還款不準時、公司現金流緊張的原因,天鵬盛的說法是有一批為Fuhu代工的平板電腦積壓了。”
上述攝像頭供應商透露,2013年年底,對天鵬盛的應收款接近500萬元,隨后將近一年的時間,都在向天鵬盛“討要貨款”。截至10月26日,天鵬盛宣布破產清算,該攝像頭供應商仍有部分貨款仍未收回。
由此,2014年,天鵬盛旋即進入經營困難期,破產倒計時也正式開始。
在一份天鵬盛今年2月份的每周員工動態表上可以看到,深圳福永塘尾工廠以及福田車公廟英龍大廈總部合計編制人數為2000多人,而實際上班人數卻不到700人。
據天鵬盛公司安保人員稱,到10月份倒閉之時,天鵬盛人數進一步銳減,工廠方面只剩200人左右。“不久前,我們做了一次消防演習,天鵬盛的車間基本都是空的,只堆了一些成品、半成品等物料。”
有意思的是,這批積壓庫存如今去向成謎。
據上述安保人員介紹,在宣布破產清算之前的一段時間里,估計約有10量集裝箱卡車將天鵬盛工廠物資運走。有供應商則表示,那些卡車被運往天鵬盛股東之一、臺灣緯創資通位于昆山的工廠。
截至發稿前,由于無法聯系上天鵬盛董事長王仁茂等人,上述說法并未得到證實。
市場洗牌仍將繼續
對于天鵬盛為何形成高庫存,并最終因此破產倒閉,至今仍是個迷。
有供應商向《手機報》表示,品質不過關是造成天鵬盛庫存高企的主要原因。或許正是因為如此,2013年下半年,天鵬盛已經開始將部分訂單轉移到緯創資通進行生產,由后者采購原材料并直接向供應商付款。
然而,對于天鵬盛這樣一家很早開始從事平板電腦制造的代工廠而言,品質問題幾乎是最不應該或者說最不可能出現的,對此外界至今仍感到迷惑。
實際上,此前《手機報》發布了《警惕平板之殤》報道,今年下半年以來,平板電腦廠家翔德電子、中恒創科技公司等多家公司宣布倒閉。
“天鵬盛客戶單一,平板電腦市場本身并不見得有問題。”平板電腦平臺芯片廠商瑞芯微人士對《手機報》表示,2014年平板電腦市場出貨量與2013年相比基本持平,市場從原來的無序競爭開始走向有序競爭。
根據Digitimes的預測數據,在整體消費型平板市場進入飽和階段,及大屏手機、低價NB替代效應下,今年第4季全球平板電腦出貨將首度面臨年衰退,出貨量預計為7453萬臺,同比較少10.1%。全年合計出貨量2.51億臺,同比增加不到1%。
無論如何,平板電腦的洗牌仍在繼續,天鵬盛并不是第一家,也未必是最后一家倒下的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