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業者統計,大中華區整體手機制造廠去(2013)年的出貨量約3.46億臺,較2012年的1.95億臺年增77%,預料今年出貨量進一步提升至3.89億臺;以研調機預估今年全球手機銷售約18.9億臺,大中華區通訊廠占約20%,其中大陸一線品牌廠如華為、聯想、TCL通訊、中興通訊、酷派等貢獻度高,其平價高規以及零組件供應本土化策略下,中國品牌紛紛跨入了北美、歐洲與東南亞市場,對于韓系大廠如三星、LG手機的挑戰最大。
在中國大陸本地的手機市場日益飽和之下,大陸的一線品牌廠已不以只作本地市占率領先自滿,紛紛跨出海外;除了早年的華為與中興通訊之外,近年主打臺灣的小米機,還有聯想、TCL通訊等等都是代表型廠商,尤其是聯想在今年農歷年期期并購了Google旗下的摩托羅拉最具代表性。
聯想勇于再并購北美重要的通訊品牌摩托羅拉手機業務,這跟聯想曾在2004年以120億美元代價并購了IBM的PC部門歷史有關。
并購最大的障礙在于不同公司之間的文化與人事的整合,聯想就是已經歷經過了整并國際筆電大廠IBM的「痛苦」磨合期,藉由吸取了國際購并的寶貴經驗,而能夠順利拿下摩托羅拉品牌以及背后的專利,以及未來跟國際電信客戶打交通的know how。
摩托羅拉手機部門歷經過Google接手之后2012年、2013年的兩次大幅裁員,其實,其手機部門的人事包袱已經少了很多。而且聯想過去這幾年來除了無法切入美洲市場之外,在歐洲、亞洲已有筆電行銷管道的通路基礎。此次并購后將再補足原本摩托羅拉在美國的通路,配合聯想在中國本地的強勢品牌勢力,聯想在全球重要的手機市場,將具有發展潛力。
聯想、華為、TCL通訊旗下的Alcael品牌在中階與低階手機都有一定的接受度,近年積極投入高階定位的旗艦級手機市場,對于韓系品牌三星電子的影響最大。而樂金因為過去兩年多來的智能手機的市占率還不是很高,所以受到的影響有限,不過,樂金想要站穩過去在手機排名前五名的地位,中國品牌廠近年在國際市場的強力出擊,將是樂金重返榮耀的一大潛在阻力。
至于蘋果公司的iPhone因為OS(作業系統)與價位、生態系統應用的目標顧客不同,所以也不太會受到影響。喜歡用iPhone、就是不想用Android的手機用戶,不管Android陣營品牌廠如何推出再多的「高規平價」手機,通常就是不為所動,因此蘋果iPhone在今、明兩年內,受到中國廠商的影響,應該不大。
究其中國大陸廠國際化的成功因素,是在于前(2012)年開始充份善用本地化供應鏈的策略,例如在手機應用液晶(LCD)模組、觸控面板、大容量鋰電池、高分辨率的相機模組以及多層印刷電路板(PCB)上,使用在大陸本地價格較有競爭力的制造廠元件,才有能力推出「平價高規」手機,而去年則進一步拓展海外電信市場有成,陸續成功打入新的一級電信廠的供貨名單之中,進一步擴大市占。
同時,中國當地的電信客戶如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也要開發大螢幕智能手機,以及TD的手機需求,也帶動了中國手機品牌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