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至3日召開的中國國際電子化學品展獲悉,隨著地震影響逐漸消散,日本電子化學品公司已紛紛在亞洲地區增加投資,擴大新型電子材料或高純化學品的供應。業內專家表示,中國企業宜加緊布局,積極迎接新材料“十二五”規劃帶來的市場機遇。
日本電子化學品企業最近動作連連。日本住友化學將投資2.5億美元在韓國新建一座有機電激發光觸控面板廠,產品供應三星電子智能手機的生產線;日立化成公司則投資約2470萬美元在蘇州增設印制電路板(PCB)用感光膜新生產線,將公司在中國大陸的總年產能提升至2億平方米。
中國電子材料行業協會專家表示,“日本地震一度令全球電子化學品產能告急,國內企業乘勢崛起,力圖填補日本地震留下的產能空白;但很快日企又開始重新布局這一領域,這意味著電子化學品存在巨大的市場空間。”加拿大電子產業研究中心研究報告預測,全球電子設備市場需求將呈爆炸式增長,未來5年電子材料復合年增長率將達122.6%。
上述專家進一步指出,我國電子化學品起步晚、門類少,要想在通信網絡、平板顯示、物聯網等領域掌握話語權,尤其要關注集成電路、封裝測試、液晶顯示、導電等材料領域和PCB、含氟電子等化學品領域的進展。
展會還透露,9月即將公布的新材料“十二五”規劃中,新材料發展目標或將設定為期內達到70%的自給率。其中功能膜材料、新型動力電池材料、碳纖維符合材料、稀土功能材料以及新一代信息功能材料等將是“十二五”重點發展的新材料項目,力爭通過5年~10年使每個子行業形成千億元至萬億元的產值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