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媒體爆料,聯想集團正準備全盤收購黑莓資產,并且已經和黑莓簽署了保密協議,有權對其資產帳目進行查閱。不過,路透社等媒體引述消息人士稱,聯想“吞吃”黑莓,將在加拿大面臨極大的政府監管審批挑戰,聯想更有可能收購黑莓的一部分資產。
據報道,聯想目前正考慮對黑莓提出收購報價,收購范圍是黑莓的全部資產,其中包括被外界認為價值不大的手機硬件業務、以及比較有價值的安全通信服務,以及一大批專利庫。
目前,聯想發言人并未對這一消息置評。黑莓公司則表示,他們正在對一系列戰略選項進行評估,因此在最終交易達成之前,不會披露進一步的進展。
一名知情人士表示,聯想收購黑莓全部資產,將會面臨加拿大政府外資收購審核的阻力,聯想最終只可能收購到黑莓的一部分資產。
周四,聯想收購的消息傳出之后,黑莓股價一度大幅上漲4%,但是稍后漲幅回落到了1%。
黑莓是一家加拿大公司,但是在美國擁有大批企業、政府和消費者用戶。媒體指出,黑莓的收購交易,同時必須獲得加拿大和美國政府相關部門的審核同意。
許多網絡安全專家指出,黑莓最有價值的資產,是服務企業和政府客戶的安全通信網絡,每天處理成千上萬的電子郵件。在當年的美國“911”恐怖襲擊中,正是這一后臺通信系統,讓黑莓名聲大震,隨后成為政府和企業優先選擇的手機。
專家指出,上述業務,考慮到信息安全因素,極有可能被轉讓給一家北美的公司。黑莓其他不太敏感的資產,比如手機業務則可能被一家亞洲公司所買走。
根據《投資加拿大法案》,加拿大聯邦政府對于外資收購加拿大企業資產,擁有充分的否決權,如果政府認為外資收購,無法給加拿大帶來“凈收益”,或是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加政府將會阻止收購。
就在上周,加拿大政府否決了埃及一個電信大亨針對加拿大Manitoba電信服務公司旗下的光纖網絡的收購計劃,否決原因就是威脅到了國家安全。
加拿大工業部長James-Moore,暫時不愿意對聯想收購黑莓的報道發表評論。
媒體注意到,今年三月份,也曾傳出聯想計劃收購黑莓的消息,但是很快遭到聯想的否認和澄清。當時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聯想集團的首席財務官黃偉明曾表示,可能會考慮出價收購黑莓,聯想方面后來解釋,這位高管只是在泛泛談論聯想的收購戰略。
隨著全球PC市場開始步入“夕陽通道”,電腦廠商已經開始向智能手機、平板領域轉型,和惠普、戴爾相比,聯想的轉型步伐走得較快,但是聯想尚未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成功樹立自己的品牌和地位。媒體指出,收購黑莓,將使得聯想在手機市場尋找到一條突圍的捷徑。
分析指出,雖然黑莓公司寄望“黑莓10”操作系統和新手機重振公司的計劃已經落空,但是黑莓品牌在全世界,尤其是在中東、亞洲等新興市場擁有較高的知名度。如果聯想能夠把自身的手機、平板硬件設計制造能力和黑莓的品牌和服務結合起來,仍有可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需要指出的是,在借助收購“巨人品牌”幫助自己獲得跨越發展上,聯想已經品嘗到了成功的滋味。2004年年底,聯想集團斥資12.5億美元收購了IBM的電腦業務,隨后從一家區域PC品牌變成今天全球PC市場的老大。如今,PC行業遭到移動設備的侵蝕,整合行業面臨技術變遷浪潮,面對黑莓這樣一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的企業,聯想集團再次迎來了一個絕佳的“并購巨人實現突圍”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