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三星公司推出智能手表GalaxyGear,投資者與數碼設備發燒友們對智能手表市場的熱情被進一步點燃。部分機構提供的預測報告顯示,智能手表市場這塊“新鮮蛋糕”將在未來5年出現數倍增長。
從索尼等公司此前面市的智能手表來看,市場對產品并不滿意。要從市場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搶這塊“蛋糕”并非那么容易。
將占可穿戴市場1/3
三星此番推出GalaxyGear,令全球投資者對智能手表市場燃起了巨大熱情。實際上,早在2002年,IBM就曾與CitizenWatch公司共同開發了名為“WatchPad”的具有藍牙、計算器等功能的手表。雖然智能手表已有多年發展,但隨著移動無線技術的逐步興旺、相關應用的越發豐富,該市場在近幾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
作為一個較為新興的科技領域,智能手表市場正在快速膨脹,全球消費者對于此類產品更是熱情高漲。由Kickstarter公司推出的智能手表Pebble僅在今年上半年,就賣出9.3萬部并獲得了27.5萬的訂單。
美著名科技網站BusinessInsider旗下研究機構BIIntelligence的預測報告顯示,全球智能手表的年銷售量,將從目前的不足1000萬部快速膨脹至2018年的9160萬部,其年增長率將超過40%,按照智能手表單價100美元來計算的話,屆時智能手表市場價值將超過92億美元。從短期情況來看,咨詢公司Canalys認為,全球智能手表出貨量將在2014年超過500萬部,這樣的預測數據較此前對2013年的預測值增長近900%。
谷歌眼鏡等其他可穿戴智能設備,同樣獲得了投資者與數碼發燒友的巨大關注,且研究機構IDC的分析師給出的報告還顯示,相較于智能手表,美國的消費者對谷歌眼鏡這樣的產品,具有更大的興趣。但BIIntelligence認為,智能手表依然能夠占領可穿戴技術市場中的三分之一,未來每20部智能手機中,就有約一部搭配有智能手表。
產品定位決定成敗
除了三星推出GalaxyGear,高通公司同樣在本周推出了自己的智能手表Toq,盡管產品層出不窮,但這并不表示市場會因此忽略產品的性能,部分曾已面市的智能手表就因來自可用性、屏幕尺寸以及電池壽命方面的挑戰而黯然失色。
此前,包括索尼等大型科技巨頭就已推出了智能手表,但最后卻被市場冷落,甚至充滿批評。索尼曾推出的SmartWatch,售價約130美元,配備3.3公分的觸摸屏,并可通過藍牙技術,無線連接裝有安卓系統的智能手機。但著名科技網站Gizmodo公布的產品評測卻顯示,SmartWatch在使用過程中會出現如觸屏有時對手指沒反應、OLED的顯示過于黯淡等問題。
除了來自產品品質方面的問題,該智能手表的定價策略也被市場人士認為過高,Endpoint技術協會主席羅杰·凱(RogerKay)就曾表示,作為一個智能手機的附屬品,SmartWatch的價格設置過高,并且功耗過大。
目前看來,市場上的許多智能手表,還僅僅是一種需要借助智能手機來連接網絡的衛星產品,如果一款智能手表能夠更接近于智能手機,而非附屬產品,那它將有更大的可能從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