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智能手機越來越普及的當下,中低端市場已成為手機制造商搶占市場份額的新陣地。
蘋果三星 戰火延及中低端市場
據海外研究機構Canalys最新發布的第二季度智能手機市場份額數據顯示,我國國產手機近期市場表現出色,國內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機品牌——聯想、酷派、中興、華為和小米總共占據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的20%,去年這個比例還不到15%。
前不久,市場調研機構IDC在公布相關智能手機市場數據時也表示,雖然目前三星和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仍居于統治地位,但這個數據充滿競爭,聯想和中興等國產手機品牌的增長速度要明顯快于蘋果和三星。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研究員稱,蘋果常年的自我定位是一年一款高端手機,所以即使其打算于今年下半年推出廉價iPhone,也不會成為主打。
另一位業內人士同樣表示,蘋果推出廉價iPhone,很有可能降低性能與配置,其操作系統營運的軟件表現或受到影響,用戶體驗很難說;而且不少消費者之所以選擇蘋果是由于看中高端大氣的品牌形象,此舉有拉低其品牌形象的可能。
相較而言,使用安卓系統的三星在中低端市場表現出強大的競爭力。研究員稱,一方面,三星布局廣,一直以來中、低、高端皆有涉獵,即使由高端布局低端,也比國產品牌具有品牌優勢;另一方面,三星配置高品質好,包括顯示屏等一些配件獨家生產,處于世界領先地位。
但該研究員同時表示,除了價格方面,三星在國內市場也有不及聯想、小米等國內品牌的地方,比如渠道。三星需要找代理商,渠道長,而國內手機廠商則是通過扁平渠道,直接供貨,所以渠道短,相對而言,成本也會低些。
目前,從市場份額而言,三星仍占據霸主的地位,但與第二財季財報慘淡的蘋果同病相憐的是,三星也因財報未達到預期,造成股價下跌。從三星緊急推出了廉價版Galaxy系列手機來看,我國國產手機在中低端市場對三星的威脅不容小覷。
國產手機 墻內開花墻外香
據了解,我國國內中低端手機的興起,主要得益于高通、MTK等芯片廠商推出的廉價安卓智能手機解決方案。正是這一套方案,降低了國產廠商生產智能手機的成本,從而使國產品牌手機在市場上遍地開花。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國產品牌想要超過蘋果、三星這樣的巨頭并獲利,主要依靠兩種方式:一是在相同的價格下,硬件配置更高;另一個就是在同樣的配置下,價錢比較便宜。具體談到價格以外的優勢,有業內人士表示,國內手機商家的供應鏈與蘋果三星的差距正在縮小。與此同時,他們也逐漸具備了自身的優勢,例如小米有電商渠道,聯想擁有先進的電工技術。
另一方面,我國國產手機的海外市場正在擴大,由于價格便宜,華為、中興等國產手機在拉美、中東、非洲等地區受到歡迎。
但值得注意的是,與蘋果三星相比,我國國產手機的差距還是十分明顯。據相關人士透露,華為和運營商成綁架關系,雖然有助于提高出貨量,但利潤受壓縮,同時無法打造自己的品牌效應。此外,有IT技術人員稱,目前國產手機基本都是模仿,很少創新,要想完全創新是很困難的。
幾位人士紛紛表示,蘋果三星與國產手機在中低端市場競爭的最終結果還需要進一步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