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河日下、利潤微薄的家電業,昔日翹楚的國際家電巨頭如今也步履難見。亞洲家電雄匠的松下、索尼等日企銷售量大幅下滑,被迫轉移戰線,國內市場節節戰退之下,韓國三星也被曝問題百出,存在在華工廠過度加班、未簽署正式勞動協議、不合理罰款制度等嚴重侵犯勞工權益等違法行為。
而顯然這與三星公司“人才是公司的全部”的價值理念和“符合倫理道德的方式經營”的事業基礎完全背道而馳,且由來已久。
韓國三星電子近日針對勞工權益保護組織揭露并指責的三星代工廠在中國雇傭16歲以下兒童等現象,表示目前尚未發現代工廠雇傭童工。三星承認,代工廠確實存在超時工作、不合規罰款制度等問題。
相關人士表示:“三星已經就此事件作出說明,下一步不會改變既定發展計劃,大部分工廠仍舊正常運營,不排除與部分不合格的代工工廠解除合作關系。”對于此事件的具體處理措施和涉及哪些不合規工廠,對方仍舊沒有給與明確說法。
中國勞工觀察負責人李強也一直致力于調查并質疑三星公司自查的公正性,他指出,很多跨國公司在過去10年都沒能徹底改善勞工狀況,原因就是審計的有效性存在問題。
相關人士對于工人錄用,要求面談,是否有合同簽署并沒有給與正面答復。
業內人士指出:“部分外資工廠對于員工試崗期、上崗手續、簽署正式合同、辭退、工資結算等流程幾近忽視,完全違背中國人事勞資管理辦法有關規定。”
國內一位家電廠商高管對于三星侵犯勞工權益事件表示:“家電品類對于質量把控要求嚴格,過度使用勞動力和不合規聘用形式,一定程度上對產品質量大大問號。此類事件一方面對于企業品牌形象造成不良影響,同時對于國內家電企業具有借鑒意義,無論在公司內部治理體系還是產品質量上嚴格把關。”
業內人士表示,如若三星在中國的勞工侵權事件持續擴大,不排除將受到中國有關部門法律制裁。而市場份額也將繼續萎縮。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信長星曾回應蘋果、三星等外資企業的中國代工廠出現了一系列侵犯勞動者權益的事件時表示,確實有少數的企業存在超時加班或者不依法支付加班工資等問題。下一步進一步加大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宣傳的力度。繼續加大勞動保障監察力度和執法力度。
兼任多家跨國家電企業的中國營銷顧問羅清啟認為:“外資在中國設立工廠就適用中國《勞動法》等相關法律,如果確實有違法事實,就應該受到相應制裁。如若三星違法行為被國家有關部門認定,將一定程度上影響將三星在中國的品牌信賴度和市場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