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周一發表分析稱,iPhone 5上市初期需求強勁,但供貨不足,究其原因是因為代工廠富士康內部沖突不斷,NAND閃存芯片供貨不足以及內嵌式(in-cell)觸摸屏生產良率不足。
毫無疑問,蘋果iPhone 5的初期需求非常強勁。自從9月21日發售以來,iPhone 5三天內銷量超過了500萬臺。但是蘋果亞洲組件供應商的進展顯示,部分蘋果粉絲還得登上更長的時間才能拿到這款新手機。
蘋果亞洲主要組裝廠富士康的勞資糾紛上個周末逐步升級,新糾紛在iPhone 5生產線員工中暴發,但是富士康否認因為糾紛導致工人罷工。位于美國的中國勞工權益保護組織“中國勞工觀察”稱,富士康鄭州4000名iPhone 5生產線員工上周進行罷工,導致該生產線全天停產。這已經不是富士康第一次面對勞工沖突,上個月,富士康位于中國北部的工廠園區出現了打架事件,并升級至暴亂,造成40人受傷。這些勞資糾紛將對富士康的生產造成威脅,而該工廠需要在繁忙的假期購物季到來前滿足蘋果的供貨需求。
一些分析師認為,NAND閃存芯片存在潛在供貨不足隱患,該芯片用于在iPhone上存儲數據。NAND閃存芯片幾乎用于每一款消費電子設備上的數據存儲,即便是設備關閉的情況下也可以存儲。臺灣芯片調研公司集邦科技的數據顯示,NAND閃存芯片價格過去幾個星期一直在上升,最大漲幅達11%,這是受到了消費電子品制造商強大需求的推動。
蘋果依靠多家供應商為其供貨存儲芯片,這包括競爭對手三星、SK海力士。但是如果芯片供貨出現嚴重不足,蘋果就必須搶占市場,尋找其它供應商,蘋果已經將部分三星的iPhone 5存儲芯片訂單轉移給了其它亞洲芯片供應商。盡管三星擁有NAND閃存市場40%的份額,但該公司自主智能機和平板電腦也都使用相同的組件,所以說存儲芯片的供應更是趨于緊張。
iPhone 5使用了一種名為“內嵌式”的新型顯示屏技術,可以使得屏幕相比先前機型更加輕薄,但是該技術的主要亞洲供應商--LGDisplay、夏普、Japan Display--表示這些組件相比傳統顯示屏的制造更加困難。比如,夏普上個月才開始出貨iPhone 5顯示屏,此前因為制造困難而延遲發貨。三星使用的是另外一種名為AMOLED的不同顯示技術,所以內嵌式顯示屏的供應商更加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