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過3個月,蘋果就會向其全球用戶和對手“炫耀”一番。近日,蘋果公司發布2011財年第三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其實現營收285.7億美元,同比增長82%;實現凈利潤73.1億美元,同比增長125%。或許正因如此,蘋果的內心已經開始膨脹。其首席運營官蒂姆·庫克甚至表示“別的平板電腦都不值一提”。但其實蘋果在華瘋狂撈金的勢頭已經遭遇了些許挫折。數據顯示,在上個季度,蘋果拳頭產品iPad在華市場份額下滑5.14個百分點,聯想、三星等競爭產品開始擠壓iPad原本一枝獨秀的市場。
“雙i+中國=大把鈔票”,分析人士如是形容蘋果兩款重要產品iPhone和iPad在中國的受寵程度。蘋果第三季度財報又拿出了一些數據,該財季中國(包含內地、香港、臺灣)市場貢獻了38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長6倍,占比攀升至13%。
蒂姆透露,過去一年蘋果在華營收已經達到88億美元,中國地區營收增長明顯超過全球水平。本財年前三財季,iPhone在華銷售增長達5倍,成為蘋果在中國地區營收增長的主要動力。他強調“中國對于我們的業績至關重要”。在被問及iOS的激活率仍然落后于谷歌的安卓時,蒂姆表示“安卓的數據不過是個小把戲。如果把都裝有iOS系統的iPhone和iPad都計算進去,iOS遠遠領先于安卓”。蒂姆還直言:“別的平板電腦都不值一提。”
不過,未來的路或許未必像蘋果想的那么樂觀,其在華的表現和決心將遭遇挑戰,除了部分iPhone經手中國聯通走蘋果慣用的定制路線,大量的iPhone和iPad通過裸機和水貨流通,這類模式的體驗限制讓蘋果在華運營策略飽受詬病。
最為關鍵的是,蘋果一帆風順的在華局面也將遭遇競爭對手強有力的挑戰。分析機構易觀國際最新數據顯示,上季度蘋果iPad在華市場銷量份額環比下滑5.14個百分點,至74.30%。分析認為,盡管蘋果iPad仍然占據市場優勢,但三星、摩托羅拉、聯想等品牌平板電腦相繼上市后,將會擠壓蘋果的生存空間。
針對蘋果的高傲言論,摩托羅拉中國相關負責人對此沒有做出直接回復。該負責人表示,摩托羅拉目前只專注于谷歌的安卓操作系統,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它的開放性和創新的速度,而差異化的服務,更是安卓平臺的最大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