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消息,據科創板日報報道,近日,蘋果發布的M4系列芯片將這場變革推向新高點:Mac Studio頂配機型搭載的M4 Max芯片,憑借128GB統一內存與546GB/s帶寬,可本地流暢運行2000億參數的Llama 3.1大模型,推理速度突破96 tokens/秒(8B模型)——這意味著端側AI首次逼近云端性能邊界。
與此同時,英特爾在MWC 2025上推出商用vPro博銳系列處理器,瞄準企業級AIPC市場;小米、榮耀、聯想則以“性價比+全場景協同”策略搶占消費端份額。
此外,DeepSeek-R1等輕量化模型將顯存需求壓至4GB,大幅降低本地部署門檻;Windows 10停服倒計時疊加企業換機周期,推動AIPC從“嘗鮮品”變為“必需品”。
Canalys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AI PC出貨量達到1540萬臺,占季度PC總出貨量的23%。AIPC指的是配備專門處理AI工作負載(如NPU)的芯片或模塊的臺式機和筆記本。
有業內人士認為,隨著AIPC終端向多場景落地,與企業換機周期相疊加,將進一步提升AIPC的出貨量,但目前而言,普通消費者對于AIPC的認知仍然處于模糊地帶。
DeepSeek推動大模型輕量化,多廠商實現本地部署
近期多家企業發布了AIPC產品,此前處于觀望狀態的小米,也推出了 AIPC 產品REDMIBook Pro 2025系列,該系列首次引入AI算力調度技術,可智能識別用戶狀態,優化性能。
已經積極擁抱AI的榮耀則宣布了新的AIPC戰略,并且全面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新增了AI PPT、代碼創作等一系列生產力工具。
有分析師透露,小米和榮耀都采用了端云結合的混合AI架構,這種架構可以充分發揮端側算力強、延遲低、隱私保護好的特點,同時利用云端強大的數據處理能力和智能體支持,為用戶提供更全面的AI服務。“廠商有手機、耳機、手表等智能終端,如何將這些數據打通,實現AI多終端協作,是接下來需要探索的方向。”
聯想也與英特爾合作開發了vPro博銳AI PC,搭載酷睿Ultra 200V處理器,集成6核 NPU(40TOPS 算力),支持本地運行10B參數模型。
蘋果新突出的搭載M4 Max和M3 Ultra芯片的電腦,則是憑借通過統一內存架構(最高 128GB)與動態緩存技術,實現 CPU、GPU、神經引擎的無縫協作。
零售SaaS FLIPOS產品研發負責人對記者表示:“Mac由于采用了統一內存的機制,使得它相較于使用NVIDIA GPU部署的成本更低,對于散熱的需求也大幅度降低。”
該名負責人還補充道,若對于算力有更高的需求,還可以使用多臺Mac Studio組合成算力集群的方式,以滿足更強算力的需求。“對于企業而言,有些涉及到關鍵數據的部分,使用本地部署的大模型來處理更安全,尤其是金融、醫療公司。”
有關注PC產業鏈的投資人告訴記者,PC憑借高性能硬件和生產力屬性是端側模型落地的首站。“DeepSeek R1支持不同級別蒸餾模型的本地部署,不僅能推動架構與算法創新顯著降低開發成本。企業實現自部署后,也能跟實現更高效和個性化的AI服務,并且降低數據泄露的風險。”
國泰君安證券發布研報稱,近期Deepseek開源模型的硬件適配成本更低且推理表現優異。伴隨著更高規格的本地模型部署需求爆發,AIPC出貨量有望快速增長,同時帶動整體PC產業向中高端升級。
AIPC或面臨換機潮,消費端認知模糊
從市場反應來看,Canalys預測2025年全球AIPC出貨量超過1億臺,占PC出貨總量的40%。Canalys分析師Kieren Jessop指出:“2024年底,AIPC在商用市場的部署勢頭持續增長,各大廠商紛紛推出針對企業用戶的產品及策略。”
Kieren補充稱,隨著Windows 10服務終止日期(2025年10月14日)臨近,渠道合作伙伴正將其作為推動換機的主要因素。“根據2025年1月對渠道伙伴的調查,三分之一的受訪者表示,Windows 10的服務結束是客戶設備更新的主要驅動力。”
記者了解到,國家通過 “以舊換新” 補貼政策,對符合條件的AIPC產品給予最高 2000 元的補貼(通常為售價的 15%),這也一定程度上刺激政企采購需求。
戴爾、惠普等廠商針對企業場景推出的AI會議紀要、自動化文檔工具,正在將AIPC塑造成“數字員工”的標準配置。然而,消費端卻陷入認知與體驗的雙重困境,
根據2024年10月份,騰訊營銷洞察(TMI)與GfK聯合發布的《2024年AIPC行業趨勢與潛力消費者洞察白皮書》。該報告指出,當前潛力消費者對AIPC的認知率較低(59%),且對AIPC的概念仍較模糊。
記者走訪了多家線下門店了解到,比起電腦的AI功能,更多消費者更在意的是電腦的配置。聯想門店的店員告訴記者:“很少有消費者沖著AI功能付款的,而且電腦可以裝豆包,很少有用戶能搞清楚豆包和聯想小天功能上的區別。”
榮耀門店的銷售則對記者表示:“我們會主動向消費者演示AIPC功能,但更多的用戶只覺得這個是智能助手YOYO的電腦版。”
有購買AIPC的消費者對記者表示:“目前買新電腦基本都有NPU,只要換電腦基本都是AIPC。但目前而言筆記本電腦,尤其是不帶獨立顯卡的筆記本電腦,它的算力有限,能實現的功能也不如云端大模型的豆包、DeepSeek等。”
此前英特爾于2024年12月發布的一份報告指出,AIPC實際使用成效遠未達到預期,許多用戶在使用AIPC時,完成日常任務的速度甚至低于傳統PC用戶的水平。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用戶對AI功能的理解和運用存在明顯不足,造成了溝通障礙與效率低下。
該報告還指出,大部分消費者對AIPC產品的優勢和使用方法知之甚少,44%的受訪者認為 AIPC僅僅是“噱頭”,而53%的受訪者則認為它只適合創意工作者或技術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