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長陽科技證券部工作人員對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目前該公司的試生產CPI薄膜樣品已通過京東方的驗證,后續送至華為公司進行驗證,一旦樣品順利通過驗證,華為公司后續還要對長陽科技目前在建的CPI薄膜產線進行驗廠等。
日前,長陽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該公司無色透明聚酰亞胺薄膜(CPI薄膜)項目已開工建設,預計2025年首條量產線建設完成并快速進入中式及量產階段。折疊屏手機是CPI薄膜最為重要的應用場景。包括華為在內的折疊屏主流廠商均是公司重要目標客戶。
CPI薄膜可作為蓋板、基材、觸控等環節的重要原材料用于折疊屏幕等柔性顯示結構中。
一位從事CPI薄膜業務的業內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CPI薄膜的市場主要由韓國Kolon、日本住友化學等少數幾家國際企業主導。“伴隨著折疊屏手機的發展,使得CPI薄膜的需求量大幅增加,終端應用廠商也會考慮采購國內企業生產的CPI薄膜,但會重點關注產品的良率和得率,以確保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明年的第一條產線計劃先投產50萬平方米,主要滿足下游客戶端的產品驗證、驗廠用。”前述長陽科技證券部工作人員進一步表示,之后根據客戶需求情況,逐步釋放剩余產能。
據悉,長陽科技旗下子公司浙江長陽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浙江長陽”)總投資逾3億元、占地面積80畝、年產100萬平方米CPI薄膜。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降低,CPI膜在柔性顯示設備中的應用前景被市場普遍看好,或將進一步推動折疊屏技術的普及和市場競爭的加劇。
今年9月,華鑫證券在研報中表示,長陽科技CPI項目建成之后,該公司CPI薄膜業務有望受益于CPI國產化浪潮以及折疊屏手機快速普及得以發展,CPI業務未來三年將逐步貢獻大量利潤。
記者注意到,除了長陽科技之外,國內另外一家PI薄膜制造商瑞華泰在CPI薄膜產品上有所布局。
今年8月,瑞華泰宣布,該公司與華為聯手申請的光學級CPI薄膜發明專利正式獲批。瑞華泰表示,光學級CPI薄膜在大屏折疊、三折、卷曲形態的柔性屏具有優勢。由于項目產品是PI材料的天花板,商業化進程受各種因素影響,推進進程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針對瑞華泰CPI薄膜產品的最新進展,該公司董秘辦人士12月3日對記者表示,目前相關CPI薄膜產品在送樣、評測過程中,沒有實現批量化商用,目前仍只是公司一個新增的利潤增長點,沒有完全釋放利潤。
“目前看,相關CPI薄膜產品的商業化進程受各種因素影響,投產時間等存在較大不確定性。一方面,國內相關CPI薄膜廠商現有的產線等不能滿足CPI薄膜大規模生產的能力,需要擴建新產線;另一方面,CPI薄膜在商業化的過程,需要跟下游工藝廠商協同,做好硬化涂層等多道加工處理,考驗本土化產業鏈公司的整體工藝替代能力。”有行業相關人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