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消息,外媒報道稱蘋果最薄iPhone(下文稱 iPhone 17 Air)原型機厚度在5~6毫米之間,可謂纖薄驚艷,但大膽的設計,也給蘋果帶來了巨大的技術難題。
厚度
消息稱iPhone 17 Air的厚度約為5~6毫米,作為對比,iPhone 6是目前蘋果公司史上最薄的手機,厚度只有6.9mm,今年發(fā)布的iPhone 16和16 Plus厚度為7.8mm。
技術挑戰(zhàn)
電池、散熱
超薄機身嚴重壓縮了內部空間,因此蘋果公司在電池、散熱等方面,面臨多重技術瓶頸。
犧牲揚聲器等部分組件
而且為了實現(xiàn)超薄機身,iPhone 17 Air不得不犧牲了部分功能,例如僅配備一個聽筒揚聲器,犧牲了部分音質體驗。
配自研5G基帶
iPhone 17 Air將配備蘋果自研的5G調制解調器,雖然能效更高,但性能仍落后于高通,峰值速度和連接穩(wěn)定性均有不足,且不支持毫米波5G。
不支持物理SIM卡
由于機身空間限制,iPhone 17 Air目前無法安裝物理 SIM 卡槽,這為國內市場銷售帶來巨大挑戰(zhàn)。考慮到目前任何國行版本的手機都必須有實體SIM卡插槽,這恐怕會是蘋果工程師們勢必要克服的難題——總不能為了一個卡槽,直接放棄一款新機在中國大陸市場的份額吧?
對美國市場而言,iPhone沒有SIM卡槽不會帶來任何影響,因為從iPhone 14系列開始,美版iPhone就砍掉了SIM卡槽,支持eSIM。
量產在即,挑戰(zhàn)與機遇并存
消息稱iPhone 17 Air目前已進入富士康的早期生產測試階段,并完成了從原型機1到原型機2的升級,至于能否克服技術難題,成功面世,將成為業(yè)界關注的焦點。
知名蘋果爆料人馬克·古爾曼(Mark Gurman),對于傳聞中的超薄款iPhone 17 Air持懷疑態(tài)度,他認為這款手機可能會遭遇與iPhone mini和Plus系列相同的失敗命運。
古爾曼指出,蘋果一直在尋求在iPhone基礎版和Pro版之外推出新的型號,以豐富其旗艦手機的產品線。
蘋果在iPhone 12系列中推出了小尺寸手機iPhone 12 mini,但由于需求被高估,蘋果在兩年后放棄了mini機型。
而更大尺寸的Plus版本市場表現(xiàn)同樣不佳,Plus的性能不及Pro Max,價格卻只便宜幾百美元,導致今年的iPhone 16 Plus很可能成為最后一款低配版大屏機型。
而在明年,蘋果計劃推出超薄版iPhone 17 Air,希望復制MacBook Air在中端電腦市場的成功,此前MacBook Air以相對實惠的價格為不追求高性能的用戶提供了一種選擇。
然而古爾曼對此表示懷疑,他認為這種策略可能無法從筆記本電腦領域成功移植到手機上,iPhone 17 Air可能會重蹈mini和Plus的覆轍。
古爾曼認為,未來唯一能夠暢銷的替代iPhone型號將是可折疊機型,他預計蘋果可能會在2026年或2027年推出可折疊iPhone,這將是蘋果在手機市場上的一次重大創(chuàng)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