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消息,據美國科技媒體The Information報道稱,蘋果公司已要求代工廠在未來幾年內減少iPhone組裝產線普通人力需求,部分產線普通人力需求相較過去可減少約50%,這一舉措被視為提高自動化生產目標的一部分。
值得注意的是,iPhone自動化組裝設備的成本每年可能高達數億美元,且蘋果要求代工廠承擔大多數設備的投資,此前產線自動化就曾一度因成本問題而擱置。
盡管自動化的前期部署成本高昂,但蘋果似乎已下定決心。在蘋果運營副總裁彼得·湯普森的領導下,蘋果在富士康、立訊精密、和碩等代工廠,成功導入了自動化組裝設備,其中包括能夠無需人工介入即可組裝金屬支架和軟性印刷電路板的設備。
事實上,iPhone 15組裝流程就已有這些自動化設備。據蘋果供應鏈相關人士透露,自動化已經使得蘋果代工廠在國內削減了數千名普通人力需求,部分產線的普通人力減少了近30%。據蘋果年度供應鏈報告,其制造合作伙伴全職員工總數從2022年的160萬人下降至2023年的140萬人。
富士康披露信息顯示,工業富聯濟源園區各車間已實現了高度自動化和智能化。其中,在A03和A05車間內,近500臺設備正常運轉,卻只有40余名生產技術員穿梭于各機臺之間,巡查維護。相關負責人稱,智能化和自動化的普及,減少了普通人力需求,減輕了人均勞動強度,但同時也對生產技術員的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
蘋果認為,自動化雖然初期投入大,但從長遠來看,可以大幅減少普通人力需求,實現全天候作業,理論上能夠降低iPhone和其他產品的生產成本。
然而,對于部分供應商而言,承擔數億美元的自動化設備部署費用仍然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因此他們的意愿并不高。
近一年來,蘋果還收購了DarwinAI和Drishti兩家與產線自動化相關的公司。DarwinAI的AI識別檢測技術能夠檢查印刷電路板或零部件的缺陷,而Drishti的視頻分析技術可以實時識別產線遇到的瓶頸或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自動化來說,更輕、更薄的數碼產品也是一種挑戰。“蘋果不會為了在無法實現自動化的地方強行實現自動化,而失去他們在智能手機市場的地位?!敝圃鞓I視覺智能平臺公司Invisible AI聯合創始人埃里克·丹齊格如是評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