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鴻海(富士康母公司)公布的財報顯示,該公司2023年12月營收為4601億元新臺幣(備注:當前約1062.88億元人民幣),月減29.21%,年減26.89%。2023年第四季度營收為1.8萬億元新臺幣,季增20.00%,年減5.40%。2023年全年營收為6.15萬億元新臺幣(當前約1.42萬億元人民幣),年減6.98%。
在2023年全年營收中,元件及其他產品類別受惠于消費智能產品類別零部件及汽車電子元件出貨增長,但因非主要業(yè)務需求下降,本類別同比略持平;消費智能庭產品類別因去年基期較高,同比略微衰退;云端網絡產品類別因客戶拉貨動能保守略微衰退;電腦終端產品類別因PC市場需求趨緩略微衰退。
展望2024年第一季度,鴻海表示,整體運營逐步進入傳統(tǒng)淡季,預期季節(jié)性表現(xiàn)將與過去三年相當。2023年第一季度因廠區(qū)在疫情過后恢復正常生產,出貨增加致比較基期較高,預期本季會有年減的情況。
綜上,富士康銷售額連續(xù)四個季度下滑,表明消費電子產品需求依然低迷。根據(jù)富士康目前預計,本季度的銷售額也會下降。這加劇了人們對最新一代iPhone在進入新的一年的勢頭的擔憂。作為蘋果最重要的iPhone組裝合作伙伴,富士康的大部分收入來自蘋果,其業(yè)績能夠反映出消費者對電子產品的廣泛需求。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今年iPhone銷量可能增長2%,低于整體智能手機市場5%的增速。
本周早些時候,巴克萊對蘋果的股票評級由“持股觀望”下調至“減持”,目標價由161美元下調至160美元,理由是看衰最新款iPhone的需求。該行分析師表示:“我們預計,在蘋果過去一年大部分季度業(yè)績都未達到預期、而股價表現(xiàn)優(yōu)于其他公司的情況下,該股的情況將有所逆轉。”“我們對iPhone 15的銷量和產品組合的評估仍是負面的。我們還認為,沒有任何功能或升級可能使iPhone 16變得更加引入注目。”